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术创新引领皮肤病学科高质量发展

    潘锋
    1-3页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与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参葛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杨馨玥李红班辰婧黄能听...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参葛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UPLC-Q-TOF-MS/MS技术鉴定参葛颗粒中的化学成分,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PubChem数据库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参葛颗粒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疾病靶点,在Venny 2.1.0在线作图平台绘制药物-疾病韦恩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再利用Cytoscape 3.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基于交集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利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核心靶点网络图以及疾病-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图.结果 质谱解析化合物75个,筛选得到药物活性成分29个,药物靶点499个,疾病靶点4 776个,共同靶点353个,关键基因10个,分别为TP53、CASP3、HIF1A、JUN、BCL2L1、SRC、MTOR、HRAS、TNF、ALB,关键活性成分8个,分别为丹酚酸B、葛根素、Puerol B、芒柄花苷、葛苷A、丹参素、大豆苷、染料木素苷.结论 参葛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脂肪堆积、调节内分泌减缓炎症以及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

    参葛颗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五味甘露药浴洗剂中麻黄成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龙成常立强高琛索正加...
    10-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液相色谱条件,建立一种可以准确测定藏药五味甘露药浴洗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前处理方法为精密量取样品3 ml,加入甲醇后超声提取45 min,放冷后定容至25 ml,精密量取续滤液1 ml,置于中性氧化铝柱上,使用50%甲醇9 ml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定容至10 ml;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lient Eclipse Plus,C18(250 mm × 4.6 mm,5 µ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3∶97);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 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7.232~28.928 μg/ml(r2=0.999 5,n=7),盐酸伪麻黄碱的线性范围 2.704~10.816 µg/ml(r2=0.999 2,n=7)线性关系良好,二者含量之和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3%,相对标准偏差(RSD)=0.3%(n=8).结论 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两种成分,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甘露药浴洗剂的质量控制.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同时为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五味甘露药浴洗剂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CiteSpace的乌梅丸研究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图谱分析

    董嘉馨何敏郭家娟孙濛濛...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利用NoteExpress 3.8.0、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来国内乌梅丸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明晰乌梅丸相关研究进展、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乌梅丸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主题词选择"乌梅丸",分别择取1 359、1 165、1 719篇相关文献,查重字段选择作者、标题、期刊,选择1958-2022年相关文献后余2 080篇;分别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为中心,制作可视化图谱,同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 080篇,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新中医》(64篇),发文最多的作者为范恒(26篇);治疗疾病以内科疾病居多;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13个聚类标签,研究主要集中在乌梅丸对消渴、结肠炎等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各医家临床应用乌梅丸的经验总结.结论 乌梅丸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主要用于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等疾病的研究;药理实验研究多集中于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乌梅丸NoteExpress3.8.0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治疗热点

    补肾清热方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文尚张敏轶喻玉林郭锦材...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清热方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A1、A2、A3)共6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均采用结扎左上颌第一磨牙+10%糖水饮用的方法诱导牙周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A1、A2、A3)分别用3.5、7、14ml/(kg·d)等剂量补肾清热方灌胃,4周后取各组SD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检测各组大鼠的左上第一磨牙探诊深度(PD),并采用Micro CT检测左上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CEJ)-牙槽嵴顶(ABC)的距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4周后,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A2、A3)的PD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1与其他组间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o C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的CEJ-ABC距离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实验组(A1、A2、A3)的CEJ-ABC距离均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的OPG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的OPG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的RANK及RANKL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A1、A2、A3)的RANK及RANKL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实验组(A2、A3)的RANK及RANKL表达水平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清热方可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吸收,其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OPG/RANK/RANKL信号系统参与.

    牙周炎补肾清热方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槽骨吸收

    清肝利湿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胆湿热型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谢燕媚何义华吴少麟黄应起...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肝利湿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肇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肝胆湿热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与清肝利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影像学特征、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最大流速、脾静脉内径、脾静脉最大流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乙肝病毒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肝利湿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胆湿热型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清肝利湿颗粒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

    胆宁片联合甘露醇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估

    王军生王屹然许琳韩东海...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宁片与甘露醇联合用药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525例高危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至徐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筛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和对照组(262例)和试验组(263例).对照组仅使用甘露醇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试验组应用胆宁片联合甘露醇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采用波士顿量表清洁评分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肠道清洁效果,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同肠道部位清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宁片联合甘露醇的肠镜前肠道准备方法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胆宁片甘露醇肠道准备肠镜检查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梅毒患者的效果

    付家富张红萍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单药及联合治疗梅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的6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A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B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C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干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转阴时间、症状消退时间、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外周血指标[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不良反应.结果 C组治愈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转阴时间C组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三组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C组治疗3周后CD3+、CD4+、CD4+/CD8+高于A组、B组,CD8+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外周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三组的Th1、Th1/Th2高于治疗前,Th2低于治疗前;C组治疗3周后Th1、Th1/Th2高于A组、B组,Th2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腹泻2例,恶心1例,皮疹1例,总发生率为20%(4/20),B组发生腹泻1例,恶心1例,皮疹1例,总发生率为15.00%(3/20),C组发生腹泻2例,恶心2例,皮疹1例,总发生率为25.00%(5/20),三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治疗中,使用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联合方案治疗,效果更好,不会增加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建议推广.

    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梅毒免疫功能

    生龙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骨代谢指标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邓平征周龙殿张斌胡和军...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术后使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80例OT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骨密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TLF患者术后使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调节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术后腰椎功能,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生龙接骨胶囊骨代谢腰椎功能

    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联合跟骨局部减压治疗跖筋膜炎的效果

    陈波杰王敷强胡伟全林小福...
    43-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联合跟骨局部减压治疗对跖筋膜炎患者临床疗效、足底压痛及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跖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联合跟骨局部减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足底压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足踝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踝关节功能[足踝表现评分量表(FAOS)].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AOFAS-AH评分高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FAOS评分高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中采取跟骨局部减压治疗不仅明显缓解跖筋膜炎患者足底压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还有效提升跖筋膜炎患者的足踝功能及临床疗效.

    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跟骨局部减压跖筋膜炎足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