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教育

奚春雁

半月刊

1672-5913

010-62797153

100084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清华大学东门外学研大厦A座6层

计算机教育/Journal Comput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计算机教育》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权威的、中高端计算机教育类的学术杂志。其办刊宗旨是 “为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为培养培训各层次优秀的IT专业和应用人才服务”。杂志力求把脉教育走势,权威报道计算机教学成果、深度挖掘创新思想,见证教育发展。读者包括有教育影响力的专家,如院士、高校校长、院长、协会秘书长、信息产业领导、企业老总、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师生、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赋能推进高校课程创新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彭钰莹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分析Java编程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与资源价值无法最大化利用,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个性化帮扶手段,课程思政难与实践相结合等痛点问题,提出"数字化赋能、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教学模式,"以评促学、个性扶持"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及"三性融合、多元构建"的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办法,以Java编程课程为例介绍实施过程,并说明实施效果.

    数字化赋能以评促学个性扶持三性融合课程思政Java编程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

    李薇黑新宏杨媛王磊...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基于支架教学理论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以具体案例为例,从搭建支架、情境创设、独立探索、协作学习4个环节介绍具体教学实践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支架教学理论程序设计类课程101计划情境创设协作学习

    "剧本杀"模式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宁进李军
    211-215,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存在概念繁多、讲授枯燥,案例教学碎片化、综合性不足,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难以检验学生能力达成的问题,提出将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融合到"剧本杀"模式中,具体阐述如何借鉴欢乐、沉浸、阵营、探索的机制优势,以主任务、子任务、隐藏任务为导向,结合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工具技术卡和线索卡、思维导图等形式,设计以金课为标准的课堂环节,并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最后通过成绩对比说明教学效果.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剧本杀课堂环节设计能力培养

    教学审核评估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探索

    程红林孙金萍胡局新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教学审核评估、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础上,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具体阐述如何构建基于反馈机制、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二级评估机制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教学审核评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机制持续改进成果导向软件工程

    真实学力视域下离散数学课堂能动学习范式探索

    赵男男朱旭东关棋元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散数学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思"与"练"、匹配学习模式"导"与"展"、融合虚实案例"践"与"学"等措施,构建真实学力视域下离散数学课堂能动学习范式,具体介绍实施方法,并说明实施效果.

    真实学力离散数学课堂学习范式

    基于"1-2-3-4"教学法的机器学习课程教学探索

    姜彦民
    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器学习课程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结合不紧密、所选案例不够新颖、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从教学方法、讲授知识新颖度和个性化教学3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精选1个案例、融合2种教学法、组织3个阶段教学、结合4种评价的"四位一体"教学法,阐述其实施过程,最后说明该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教学法人工智能课程机器学习模型激活函数

    基于双螺旋结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蓝集明成新文吴亚东何丽...
    235-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以计算思维赋能和课程思政铸魂为两条主线,提出基于双螺旋结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将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计算思维内涵水乳交融地贯穿到整个大学计算机基础体系的教学与实践中,最后说明教学效果和推广价值.

    双螺旋结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思维课程思政

    基于DBL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杨翠张恩刘茜茜李功丽...
    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出基于DBL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3个环节出发,介绍具体教学设计,并以具体教学案例"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革新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

    DBL网络安全课程区块链实验教学模式

    大数据赋能中职学校形成性评价的探索

    张远平
    246-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国内外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针对中职学段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对评价认识不足和评价模式落后的问题,提出利用大数据赋能形成性评价,阐述雨课堂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作用,以Web前端开发课程为例介绍大数据赋能中职学校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实践,最后通过考核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说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形成性评价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大数据中职学校形成性评价雨课堂

    "三融合+四联动+三递进+多元化"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探索

    刘小红戴小鹏陈沅涛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程序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知识掌握难、编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较弱等问题,提出"三融合+四联动+三递进+多元化"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如何设计基于信息化手段赋能的"三融合"教学生态,构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四联动"教学资源,实施"三递进"的教学过程,采用更注重过程学习和编程应用能力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融合四联动三递进多元化程序设计类课程BOP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