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俞存炎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和谐的人际交往来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不只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更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本文着眼于此,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社交问题的根源;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契合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促成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语文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策略

    探究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王炀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将探究模式融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创新策略等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创设情境方面,要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合作意识,在故事情境中树立积极形象,在案例情境中激发挑战意识。在设计活动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在体验活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交际活动中懂得尊重他人,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在创新策略方面,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暗示法帮助学生排遣不良情绪,用角色法传递价值观念,用实践法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探究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

    教育家精神: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成长灯塔

    袁亮徐鑫梦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年教师的成长关乎学校的发展,关乎学生的成长,关乎教育的发展。青年教师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在于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从政治维度、道德维度、职业维度和价值维度等四个维度对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进行解读,理想信念为精神指引,道德情操为脉络主线,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为实践支点,弘道追求为价值旨归,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成长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需要深入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注重能力培养,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实践体验,物化育人经验等路径和策略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育人水平三方面着力。

    教育家精神内涵解读青年教师成长路径

    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吉丽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素养要求。教师需要深刻领会新高考课程改革中的理念及要求,从而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及能力发展。教师要促进语文课程质量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要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开拓学生的视野。

    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提升

    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马袁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技能,因而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增强其立德树人的能力,收获更大的职业幸福。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以下困境:学校缺乏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教师亟需更新专业发展理念,亟待增强教学实施专业技能。据此,学校应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及时更新专业发展理念,持续增强教学实施专业技能,以更好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强化对网络社会的适应。

    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活用支架:依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板块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李雨寰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教师应借助教材编排中的支架,引导学生积累典范的语言表达技巧,历练严谨的表达逻辑,形成更具创造性的表达,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统编版教材中习作板块指向习作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梳理,提供完成本次习作相关的表达知识和策略,是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引领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石。其采取的教学策略有:从分散到汇总,形成一脉相承的支架价值;从割裂到聚合,形成积极探究的支架动力;从演绎到归纳,构建殊途同归的支架路径;从分歧到融合,形成逐步归一的支架效能。

    小学语文支架:表达素养

    "大概念"统摄下数学"单元整体"构建与教学实践

    李松云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整体"建构与教学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师要善于提炼"大概念"、应用"大概念"。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大概念"的育人功能,彰显"大概念"的育人价值。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大概念"具有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意义和价值,重塑了教师的"单元整体教学",值得教师深度反思、持续研究。

    小学数学大概念"单元整体"建构"单元整体"教学

    无痕体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育人实践

    许畅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育人实践,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无痕体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应用中无痕感受,交往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无痕迁移,替代体验让学生在移情中无痕濡染,项目体验让学生在取舍中无痕建构。无痕体验让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一种深度育人的实践样态。作为教师,要借助于无痕体验,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终身发展奠基。

    道德与法治无痕体验深度育人育人实践

    现象学视域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杨杨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象学视域中的美术欣赏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向美术作品本身,敞亮美术作品的意义,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建构创造,彰显美术作品的价值。现象学视域中的美术欣赏,能让美术作品返魅,能赋予学生生活以生动的色彩、光亮。现象学视域中的美术欣赏教学,既是美术作品落地生根的诗意表达,也是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

    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教学主张实践探索

    适应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思维训练"三策"

    马巧君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统编版教材与 2022 版新课标的对应关系,导致出现部分学生的阅读感知缺乏方法支撑,思维历练蜻蜓点水的现象。要想破解这一难题,教师将文本的理解和方法的迁移以及实践层面的运用结合起来,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解文本、夯实积累,拓展类群、迁移方法,触类旁通、实践运用的策略,在落实语文要素、迁移技能方法、内化实践能力的轨迹中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学要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单元入手,构建不断进阶的教学框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