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培育小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中的应用

    施虹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生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从课堂教学、课后活动和班级管理角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融合不同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创造、想象、审美等多种活动,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组织课后活动时,要安排劳动、合作活动、公益活动,让学生提升情感性的思维品质;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要构筑便捷的沟通机制、亲子共进机制、参与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自律性的思维品质。

    积极心理学思维品质学科融合家校共育

    班本课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谢春静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构建心理健康班本课程,开辟新的工作途径。在学习心理方面,要强化学生的正向行为,营造伙伴互助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充分调动良性情绪。在社交心理方面,要开设心理交流信箱,解决学生的日常矛盾,组织社交类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社会规范。在特殊心理方面,要解决逆反问题、网瘾问题、追星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班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班主任

    教师培训模式创新: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黄干靳松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结合传统面授教学和现代在线学习的教育模式,它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以优化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技术优势,在多种环境下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合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提出混合式培训管理制度有待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范引领有效混合式培训项目的设计有待形成,混合式培训质量保障机制需要尽快建立,教师意识与技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混合式学习,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混合式学习教师培训教师发展学生教育

    家校合作新生态:基础教育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与沟通能力的提升

    张小妹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家校合作共建并不是单一地让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而是应该使学校、教师、家庭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就不是简单的"教书匠",他们还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家校沟通的"协调者"、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地传达学生在校的表现和需求,理解家长的期望和担忧,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角色,教师须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协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有效反馈,使自身作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基础教育角色定位家校合作学生培养

    资源获取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姜雪丽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国已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包括教育资源获取困难、专业培训机会有限和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探讨了信息化技术环境、教师自身学习理念及政府管理机制等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资源获取的新型网络技术的机遇,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支持机遇,合作与交流的机遇。为促进乡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营造良好的社会与政策环境,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加强乡村教师自身能力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专业发展资源获取渠道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数字化教师发展资源获取信息化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陈长松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但在小学语文现实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又明显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被忽略了。细究问题解决的关键,需要教师提高对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认知,确定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目标,学习掌握指导学生语感训练需要的能力,在教材中把握住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训练点。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作为

    活动理论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以"生活中的位置"一课为例

    施丽君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不足、学习方式单一,以及课堂情境脱离生活实际、知识应用困难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灵活应用。为此,本文以"生活中的位置"一课为例,对活动理论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展开探究,阐述活动理论概述,细致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并给出活动理论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

    活动理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家国情怀"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渗透式教学

    王海东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发展唯物史观,帮助他们传承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利用地图资源、对比资源、人物资源,采用梯度提问、链接影视材料、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渗透式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萌生爱国情怀。

    家国情怀渗透式教学高中历史

    小学美术大单元课程设计下的"敦煌壁画"教学

    翟蓉蓉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壁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在古老的壁画艺术中极具代表性,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对当下的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敦煌壁画在中国画创作与教学中能够拓宽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面、对学生的空间造型艺术的启迪、具有借鉴意义,从以大观小、小中见大两种审美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大单元课程设计下的"敦煌壁画"教学,以期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单元课程设计敦煌壁画创作与教学

    "铺垫""参与""共情""赏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四个关键词

    田奎生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与一个人健康心理和良好素质修养的形成密切相关,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至关重要。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中,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情感教育价值。其是因为,古诗词的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很高的文化涵养,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史实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大,是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文化涵养的重要载体;古诗词中蕴含着历久弥新的情感底蕴,传达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祖传宝物"。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认真钻探教材中的古诗词,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饱含的情感因素,以此为"宝物"创新情感教育策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深入地学习古诗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素质素养。本文以"铺垫""参与""共情""赏评"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四个关键词,借用"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同是天涯沦落人""如听仙乐耳暂明"四句诗,从"做好情感铺垫""唤起情感参与""进入共情境地""进行鉴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