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小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小学版)
教学月刊(小学版)

陈永华

月刊

1671-704X

xiaoxuebanyw@jxyk.com

0571-88210809;88213169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教学月刊(小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XIAOXUE BA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课改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宗旨,面向小学各科教学。注重理论指导,突出实践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

    叶刚
    1页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群诗主题阅读教学的三重建构

    祝贵耀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教师应以主题引领下的学习任务构建教学板块,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创设群诗的教学场域,让学生"在适合的时候,读适合的诗;在有趣的时候,有趣地读诗".教师需要从主题意义、实践任务、评价成果三个维度出发重构课堂,找到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任务群群诗主题阅读主题意义实践任务评价成果

    以学习任务群理念指导古诗词教学的适配性、意义价值与路径

    赵志宏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任务群是用好教材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概念与教学方式.故探究用学习任务群理念指导古诗词教学的适配性、意义价值和路径,显得尤为必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收获审美体验、多维感悟中提高审美品位、多元评价中促进审美表达",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群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

    重视联结生活 强化情感体验——以三年级下册《元日》为例探索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潘琦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创作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古诗与生活的契合点,通过联结过往生活、课堂生活、课外生活,强化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联结生活情感体验古诗审美

    诵诗声 寻诗象 悟诗情 品诗人——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策略

    赵沛龙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站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视域下,小学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与意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为例,教师可从"声、象、情、人"四个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古诗词背后的秘妙,拓宽视野,提升古诗词学习品质.

    学习任务群古诗词教学策略

    特写 全景 远景:例谈古诗词统整作业设计的策略

    毛雪莲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OLO分类理论,在古诗词学习中,若学生的思维达到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就意味着学生形成相应的古诗词知识网络,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个性化审美表达.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运用特写、全景、远景这三个概念,立足"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古诗词统整作业,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SOLO分类理论古诗词诵读统整作业学习任务群

    拾级而上,用支架助力创意表达——以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为例

    范莉芳蒋虹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话单元的教学旨在强调文学作品内涵,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意表达.教师应挖掘文本特点,巧搭支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为例,教师围绕"创意表达",层层递进,设计丰富有效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厘清结构,掌握讲述故事的方法,创新故事编写,并最终领悟故事启示.这种支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拾级而上,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共生共长,真正形成"用语文做事"的能力.

    童话故事学习支架创意表达

    引入项目化学习,提升口语交际课实效——以六年级上册《演讲》为例

    吴建娣陈森燕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形式化、学生的交际兴趣和欲望相对较低等问题.对此,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引入项目化学习,立足单元整体设计项目活动.以六年级上册《演讲》为例,可以"校园十大演说家"为项目主题,设置驱动性问题,同时构建"演讲我来听""演讲我来研""演讲我来讲"三个板块,设置丰富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体现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

    项目化学习演讲口语交际

    思考有"框" "辨"说有径——第一学段借助故事类课文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

    武晓娟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故事类课文,要引导学生推理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辨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主要要素,以其中的道理和主旨为核心,建立多样化框架,帮助学生在框架的引导下,呈现思考过程,学会讲述具有思维含量的故事,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学段故事类课文框架思辨能力

    借助项目化学习,感受榜样力量——以五年级下册"寻找校园榜样人物"项目为例

    胡珏徐洁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学习以学科实践理论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教师可依照"巧用逆向思维、建构助学支架、多样展示成果"的步骤设计与实施单元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学科实践项目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