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小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小学版)
教学月刊(小学版)

陈永华

月刊

1671-704X

xiaoxuebanyw@jxyk.com

0571-88210809;88213169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教学月刊(小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XIAOXUE BA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课改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宗旨,面向小学各科教学。注重理论指导,突出实践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素养落地:基于结构化整合的磨课实践——"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磨课历程与思考

    吴浩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磨课是推动教师个体及教研团队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结构化整合的磨课实践,有助于推动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磨课过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堂练习"三个维度入手,进行结构化整合,实现了凸显知识的内容结构化、立足起点的活动结构化以及体现层次的练习结构化.由此,推动基于结构化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磨课历程核心素养结构化小数的初步认识

    在"联·通·变"中提升模型意识——北师大版教材《尝试与猜测》的磨课思考

    陈健滢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古代趣味数学题"鸡兔同笼"是培养学生模型意识的典型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一课,以"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假设—验证—调整—解决"的问题解决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假设,并理解列表、画图与列式计算间的内在联系.教师通过前后两次教学实践的深入对比,认识到数学模型具有很强的生长性,这种生长性源于新旧知识和思维方法之间的关"联",源于不同方法和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本质沟"通",源于以不"变"的数学模型应对万变的数学问题的灵活应用.这种"联·通·变"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模型意识,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鸡兔同笼模型意识解决问题

    PISA 2022数学领域主要测评结果分析与启示(上)

    姚一玲何玉婷潘家乐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学领域为主要测评科目的PISA 2022结果于2023年底正式发布,项目组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报告了数据结果.研究从测评的框架、样题,各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表现及其差异角度,对PISA 2022数学领域的主要结果进行报告和简要分析.研究表明,PISA 2022强调在真实世界情境下运用推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关注学生21世纪技能的发展.具体而言,东亚主要国家或经济体学生的表现整体排名靠前,但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自2000年起却呈显著下降趋势.不过,在这之中,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学生的表现反而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整体表现普遍优于其在数学表述、应用和诠释三方面的表现.

    PISA2022学业测评问题解决推理能力变化趋势

    凸显项目味突出学科味——以教材单元为载体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王建良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须积极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依托教材单元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其活动过程尚存在"项目味"或"数学味"缺失的现象.以教材单元知识为基确立项目化学习目标,以"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学习支架、评价指标"四要素为核心,建构教学框架,细化分课时设计,真正实现了通过学教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为分科教学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项目化学习教材单元学习目标

    条理性:让数学板书彰显学习思路

    张卫星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条理的数学板书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具体是指在板书过程中,将数学核心知识的生成过程和主要特征有层次地呈现出来,凸显学习思路,使学生上过课后能够一目了然.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一材多变,比较明理;数形结合,突破难点;呈现流程,厘清关系;融入操作,建立观念;善于归纳,构建模型"等策略,让数学板书充满条理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板书条理性学习思路教学辅助

    聚焦度量本质凸显结构关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思辨与改进

    章秀惠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中的主要内容,它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平行四边形变式问题测试结果不理想的现状,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进行改进.通过"关注度量本质,经历数格过程;从特殊到一般,经历转化过程;揭示内在联系,经历归纳过程;探究'变'与'不变',经历联结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度量本质结构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

    构建问题"经验链"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为例

    俞凯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问题"经验链",能够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多样化问题解决的思维、经验及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其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问题解决问题"经验链"有余数的除法

    聚焦量率意义统整数的认识——以人教版教材"倍的认识"为例

    黄珍珍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情境中,整数、小数和分数都具有数量和关系两层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就提前孕伏量率意义,从"整数倍"开始,为不同数系的数均能表示量率意义奠定基础.教师以人教版教材"倍的认识"为例,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提炼核心概念;精准把握学情,确立学习起点;设置核心任务,构建量率意义"等探索与实践,实现整体性的关联和阶段性的渗透,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深度.

    量率意义倍的认识数的认识

    学生听讲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2023年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课堂录像

    于国文丰峰于国欣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听讲行为是课堂中的关键教学行为之一,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课堂中高频常态化的行为.从北京市2023年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的课例中筛选出4个,采取实证的方式,对其课堂录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听讲行为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且高度卷入学生占据主导;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聚敛与发散并存;学生听讲过程中伴随着其他多个教学行为的发生.

    学生听讲行为实证研究课堂录像

    幼小衔接视角下3~6岁儿童习得数学学业语言的内涵价值与学习支架

    王倩倩黄小莲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学业语言是3~6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一种特殊语言,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专业性和简洁性.儿童习得数学学业语言,既是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生动体现,又是儿童发展数学思维、建构数学经验的重要一环.儿童数学经验的迁移和数学学业语言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推动数学学科的幼小衔接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可构建数学学习环境,开展有效的数学对话,并利用生活化情境相机引导,让学生相机而学,以促进基于"语言转向"的有意义的课程变革.

    数学学业语言幼小衔接领域教学知识数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