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小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小学版)
教学月刊(小学版)

陈永华

月刊

1671-704X

xiaoxuebanyw@jxyk.com

0571-88210809;88213169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教学月刊(小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XIAOXUE BA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课改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宗旨,面向小学各科教学。注重理论指导,突出实践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感恩与思辨中勇毅前行

    陈永华
    1页

    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自适性成长"的理性思辨和实施路径

    王爱民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美育工作的成败,取决于美术教师团队建设和素养培训成效的好坏.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呼唤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针对美术教师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理性思辨,厘清艺术联盟和"自适性成长"的逻辑关系,组建育美联盟、启美联盟、思美联盟和创美联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艺术辅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小学美术自适性成长教师专业素养艺术联盟

    研究型教师培养研修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余淑君雷旭军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教师成长,学校以研究型教师培养研修项目为抓手,通过改善校园生态,激发人人参与研究的动力.同时,学校精心设计指向研究主题提炼能力、课堂问题改进能力、研究成果表达能力提升的校本研修项目,并采用"自我思辨式""团队协作式""多层迭代式"等立体研修形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研究型教师立体研修研修项目

    搭建学习支架,助力微项目学习

    王海林唐黎明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支架是对学习起支撑和帮助作用的脚手架.研究者在借鉴前人关于学习支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实践,提炼出了六种类型的微项目学习支架,即情境型学习支架、任务型学习支架、范例型学习支架、方向型学习支架、资源型学习支架、评价型学习支架.此外,研究者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这些学习支架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方式,旨在提升微项目学习的实效性.

    微项目学习学习支架类型应用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课内外资源融合教学——以译林版《英语》为例

    黄柳柳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课外资源的融入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适切、有趣的语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围绕主题意义展开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挥主题的统领作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研读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然后引入恰当的课外资源,以补充拓展式融合、联结合并式融合等方式实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资源融合教学,以此落实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主题意义探究课内外资源融合阅读教学小学英语

    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劳动跨学科学习——以"校园标识牌我设计"项目为例

    戴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直面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突破单一的学科视野,以劳动实践为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教师应先对劳动跨学科学习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以素养为导向,培养综合能力;以实践为路径,拓宽学习边界;以问题为支点,打破学科壁垒".然后,教师要"以真实问题为引领,设计项目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深化学习体验;实施综合评价,发挥评价功能",以此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真实问题劳动教育跨学科学习

    朱熹山水育人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教育启示——以"山水美术"教学为例

    朱国娟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关注、挖掘和发现地方文化特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本地文化、传统艺术等方式,深化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以此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教师以朱熹"山水之教"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武夷山水"文化出发,实施了"山水美术"教学.具体而言,教师通过"讲述山水故事,展示山水作品,进行山水示范,组织山水创作,开展山水研学,落实山水评价"等策略,让"山水美术"课堂成为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发展的摇篮.

    山水之教山水美术时代价值教学启示

    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

    吴秋影陈心琴高翔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当前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它指向教学方式的变革.而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诊断、改进教学等功能.为落实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应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为指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主体,拓宽评价方式,优化评价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成长,获得持续提升和深入发展.

    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优化策略

    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闭环架构——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为例

    朱文雅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处在一个闭环中,三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针对"教—学—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从要素解构、评价先导、任务整合等方面入手,建构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闭环,发挥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课堂闭环

    多模态语篇在小学英语纸笔测试中的应用——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学业质量评估中的纸笔测试为例

    徐小丽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纸笔测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多模态语篇的引入为改进纸笔测试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学业质量评估中的纸笔测试为例,教师充分发挥多模态语篇的作用,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评估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多模态语篇小学英语纸笔测试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