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素养视域下对数学问题的再认识

    刘娟娟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养视域下的数学问题是指在复杂情境中,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需要学生选择、整合和应用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思考和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有:问题来源于真实情境、体现出数学文化、涉及跨学科及非良构问题居多.要充分发挥数学问题的作用,可以根据好问题的标准对现有数学问题进行优化,让数学问题更具启发性、挑战性、多样性和拓展性,使得素养视域下的数学问题成为"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好问题.

    数学问题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好问题

    小学生量感培养"三步曲"——以《认识分米》一课的教学为例

    张冬梅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核心词,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内涵十分丰富.小学生的量感培养路径有这样三步:在自主探索中,主动建构"标准量";在感性体验中,逐步建构量的表象;在沟通联系中,整体建构量的认知.

    量感标准量自主探索感性体验整体建构

    通过"实验型学习"破解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难题——以《面和面积》一课为例

    蒋云鹏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概念内涵不清、以具体特例简单描述概念等问题.以《面和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借助专业软件平台开展"实验型学习",通过演示、操作等方式,生成动态图形,帮助学生建构面和面积的概念意象,凸显意象的直观性、生动性、可变性、整体性等特点,借此体会、理解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实验型学习数学概念概念意象概念教学

    一致性视角下"数的运算"教学探析

    胡启梦李勤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致性视角下的"数的运算"教学,根据其一致性内容,应从运算意义的一致性、算理的一致性、算法的一致性三个方面开展.具体地,可以借助推理过程,凸显运算意义的一致性;聚焦运算法则,理解算理一致性;建立整体结构,感悟算法一致性.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一致性教学策略

    凸显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分析

    吴欢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字母表示数"使数学的认识对象由具体的数上升为抽象的字母或字母式,是代数学习的基础.基于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数学内容本质的分析,教学时应凸显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引导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一般性,感受用字母进行运算和推理的一般性,发展他们的符号意识、模型意识.

    用字母表示数抽象认知经验一般性数量关系

    用任务助力学生的思考——《简单的周期》教学谈

    王华山秦月红石蓉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简单的周期》一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若干个物体有规律的重复排列,使他们能发现并描述排列的规律,能根据简单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并在探索规律后进行回顾与反思.借助学习单,以多个连续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运用规律,让学生个性化地思考、有节奏地思考、创造性地思考.

    《简单的周期》学习单个性化地思考有节奏地思考创造性地思考

    "内外兼修":数学学习多元路径探析

    陈传兴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内、外的数学学习可分别喻为修炼"内功"和"外功".数学学习需要开辟"内外兼修"的多元路径,包括真实情境利用、线上视频学习及数学文本阅读等,由此可连通数学课内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支持立体化、个性化学习.

    小学数学真实情境线上视频文本阅读多元学习路径

    利用真实情境,促进数学与生活双向勾连——《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与思考

    陈传兴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引领学生在课余的真实生活情境中探索发现关于周长的相关问题,完成数学小报告,并在课堂上通过"简单长方形周长计算""从算式构想图形""联想生活中图形""辨析说理"等多种活动,展开问题探究、想象联想、合作交流,构筑起从生活实践到数学本质揭示,再回归生活应用的完整认知闭环.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真实情境生活与数学双向勾连

    "内外兼修",让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也谈陈传兴老师的教学主张

    罗鸣亮
    37-38页

    拓展数量关系,建构分数乘法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与思考

    陈晶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分数的实际问题,需要基于整数乘法的意义生成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法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的一致性,形成基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数量关系,并且抽象出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通过打通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与原有乘法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够将分数实际问题与原有乘法实际问题加以转换.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致性数量关系分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