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把准新变化,用好新教材——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

    郭庆松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准小学数学教材的新变化,用好新教材,是当下推进小学数学新课改的重要工作.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新教材为例,教学中一是要把准课程目标的新变化,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二是要把准课程内容结构的新变化,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是要把准学习方式的新变化,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四是要把准数学学习素材的新变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新教材核心素养

    几何直观的表现标准、进阶层级与评价量规

    宋煜阳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几何直观这一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不同学段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学业质量描述.教学评价中需要具体界定和把握其中"形成初步的""形成""进一步"等要求,可依据几何直观的学业要求厘清评价要素,围绕学习主题描述表现标准和进阶层级,进而基于表现性任务设计评价量规,使素养评价落地.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几何直观表现标准评价量规

    小学数学主题创新活动的教学实施

    陆卫英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主题创新活动是基于儿童经验,探寻儿童直面复杂问题挑战中形成自我见解而进行的数学活动.实施小学数学主题创新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滋养精神品格.可对教材、生活和数学史中有一定复杂性、挑战性的问题,将其整合、提炼和精选,确定为活动主题,实施中需关注学生兴趣,丰富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主题创新活动整合教材问题提炼现实问题优选经典问题

    立足真实问题,创新实践活动——整合教材问题的主题创新活动《大树有多高》教学与思考

    黄玲玲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树有多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后一节综合实践课,通过整合教材中蕴含的稍复杂问题,可将其设计为主题创新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掌握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影子的长度与物体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大树有多高》主题创新活动整合教材真实问题

    丰富思维过程,开展探究活动——优选经典问题的主题创新活动《冰雹猜想》教学与思考

    钱程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选学生能懂的经典数学问题,可以设计数学主题创新活动.冰雹猜想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涉及自然数的变换规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试、玩、想的思维过程中,回溯问题诞生的源头,了解问题诞生的背景,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感受经典数学问题对于数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小学数学《冰雹猜想》经典数学问题主题创新活动变换规律

    凸显数学本质,丰富活动经验——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两大亮点

    陈六一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在内容重组、主题变化、学习方式改变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订,注重密切数与运算的联系、凸显"10"的数学意蕴等,使教材内容更切近数学本质;同时,通过强化数与运算意义的建构、突出"做中学"学习方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计数单位意义建构数学本质

    "数与运算"主题两版教材编排对比及教学启示

    潘越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整体编排结构、数概念表征形成过程、运算中进行表达的历程等方面对比两版教材的编排,可以发现基于新课标编排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数与运算"主题发生了较多变化,这些变化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新的教学启示:要让学生经历从数量到数的逐步抽象,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动态的操作过程,在讲故事中发展他们的模型意识.

    一年级数学"数与运算"苏教版教材教材对比

    从关系的视角构建加法模型

    朱蓉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数量关系之一,加法模型既是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也是他们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教学时,教师应从关系的视角帮助学生构建加法模型.从"品字图"模型到"括线图"模型,再到"总量分量图"模型,逐渐拓展加法模型的内涵和外延,带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发展他们的模型意识.

    小学数学加法模型结构化模型意识

    借助"品字图",建立加法模型——《5以内的加法》教学谈

    张亚晨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触加法计算,也是他们第一次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借助"品字图"这一图示工具,将加法计算和建立加法模型统整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加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加法模型.

    小学数学《5以内的加法》品字图工具支持加法模型

    宽严并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审辩式思维培养

    周平健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思维发展是数学学科育人的重要任务.新课程理念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可采用"宽严并济"的方法,把握小学数学中审辩式思维的几个要点,并从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深入讨论、搭建表达平台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最后强调了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几个注意点.

    小学数学宽严并济审辩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