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8/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活生生的人"来讲课

    华应龙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培训,大多是PPT在讲课,而非"活生生的人"在讲课.让"活生生的人"来讲课的PPT,做起来麻烦些,但能让听课教师感受到讲课者的那份认真.坚持让"活生生的人"来讲课,是对组织者负责,是对听课教师负责,其实也是对自己负责.

    线上培训PPT制作讲课"活生生的人"

    数学新课标"课程内容"研读及其教学启示

    余荣军徐斌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内容仍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但每个领域的学习主题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结构化特征;课程内容的表述在"内容要求"的基础上,增设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学段调整、领域调整以及要求调整.课程内容的修订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主要有:从点状知识走向结构思维,从学科教学走向课程育人.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内容结构化跨学科综合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

    刘春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在强调提升积累能力、加强梳理学习、夯实语文基础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该学习任务群凸显指向语言运用的语文的奠基价值,丰富了语文基础的内涵,组织形式上呈现"双栖性";加大了梳理学习的比重,强调在生活运用情境中积累以及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梳理;注重引导学生在积极的积累与梳理中,丰厚语文基础.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语言运用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

    "四美"育人体系:儿童美育的校本实践

    夏静洁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以"臻美"为目标,建构起"智美""艺美""启美""得美"的"四美"育人体系."智美"指在语文、数学、英语这几门学科课程中实施美育;"艺美"主要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进行美育的实施;"启美"是借助特色课程对儿童进行美学启蒙;"得美"则立足于活动课程,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

    儿童美育智美艺美启美得美

    "智美":学科课程中的美育——以《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学为例

    龚文娟费杏英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课程中实施美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用美的语言、形象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体策略为:教学目标体现美的要求,教学活动兼顾美的感知,教学评价关注美的体验.

    智美学科课程《蟋蟀的住宅》

    "艺美":艺术课程中的美育——以《萌鸡小队》一课教学为例

    孙飞凤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课程中的美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表现能力,更能帮助其懂得观察和鉴赏真正的艺术,进而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审美人格.为了提升美育的效果,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升华教学主题,让艺术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美艺术课程《萌鸡小队》

    "启美":特色课程中的美育——以《不一样的我》一课教学为例

    谢建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启美"主要借助"儿童美学启蒙"特色课程展开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摆脱传统课堂时空的束缚,对接学生的生活体验,将美学启蒙变成学生的自我感受、自我实践和自我建构的过程.

    启美特色课程《不一样的我》

    "得美":活动课程中的美育——以"一廊花事"为例

    傅红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得美",即以序列化的活动课程为引领,打破课程的时空限制,追求育人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的全过程落实审美素养的培育.遵循"主题确定—方案设计—自主探究—主题延伸"的活动课程实施流程,在主题确定阶段,用巧思孕育审美品位;在方案设计阶段,用规划助力审美萌芽;在自主探究阶段,用实践唤醒审美意识;在主题延伸阶段,用成果展示审美能力.

    得美活动课程"一廊花事"

    "教—学—评"一体化:打造阅读教学新样态——以《桂花雨》一课为例

    施晓晴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践行"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的样态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而言,教学设计时要将评价前置,统筹规划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教学实践中要将评价和教学融合,实现"三位一体";在阶段性任务完成之后,要重视诊断,集中讲评;教学全程,要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教—学—评"一体化评价前置集中讲评及时反馈小学语文

    从"跨学科"视角尝试读写融合

    周华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学习"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情境任务驱动深度学习的发生.从"跨学科"视角尝试读写融合,即把"学习场"变成"生活场",创设读写融合情境;拓展"语文+"的方式,设计读写融合学习活动;将"多元读写思维""个性化读写体验"并重,搭建读写融合学习支架;讲求"多样态展示""多形式评价",优化读写融合成果.

    跨学科学习读写融合情境任务支架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