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8/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散文教学中的情感体悟策略初探——以《桂花雨》为例

    刘拥军杨学芹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感知、体会、领悟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情感.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为例,谈一些思考和做法:品味关键词句,体会蕴含的情感;想象代入体验,领悟丰富的情感;基于情境话题,表达深厚的情感;链接背景资料,浸润绵长的情感.

    散文教学情感体悟《桂花雨》

    量感培养的"关键词"——以《升和毫升》教学为例

    刘慧敏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的培养,建构"标准量"是根基,因为度量的本质就是"比",是把测量物体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量感是对量的感悟和直觉,需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发展对量的感悟.在教学中,还要借助推理与综合,夯实、稳定量感.

    量感标准量体验推理综合

    以活动培育数学思维品质

    侯平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观照下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经历延伸活动、探究活动、应用活动以及开放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灵活性以及发散性.

    数学思维品质延伸活动探究活动应用活动开放活动

    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以Road Safety单元为例

    陈丽娟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作业是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整合起来的作业.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单元为例,阐释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路径.先梳理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单元整体作业目标;在组织作业内容时,需观照整合性、阶梯式、长程化的原则;对单元整体作业的评价,要更加科学和立体.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单元整体作业

    英语语篇教学需要依循逻辑关系

    任立健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语篇教学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依循逻辑关系开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判断文体特征,把握阅读方向;绘制思维导图,划分语篇结构;解读课文插图,充实意义理解;设计问题链,强化语言输出.

    语篇教学文体特征思维导图问题链

    一年级跳绳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孙凡凡王立科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跳绳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做好一年级学生跳绳的普及与提高,合理有效的分层教学是有力的助推剂.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分层建组,分层定标,分层设卡,分层练习,分层评价,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异轨进步、共同发展.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跳绳分层教学

    多想想"学生会怎样思考"——"教学失误及其改进"系列研究之十六

    王凌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知识是客观的,而学生的认识是主观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建构是依赖于个人经验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从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意识不到同样的问题在学生的眼中是复杂且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多想想"学生会怎样思考",在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搭建利于学生建构新知的通道.通过对《认识11-20各数》一课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改进,说明如何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并实施教学.

    学生经验教学诊断《认识11-20各数》

    为"真学"而教——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假学"的应对

    臧楠楠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存在不少"假学"的情况.由此,提出为"真学"而教的应对举措:让学生"真学",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找准学生理解的障碍点,帮助学生突破认知定式;要紧紧抓住知识的本质开展教学,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操作过程;要正视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接受知识.

    "真学""假学"认知定式过程理解

    整合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学价值——《玩转三角板》教学与思考

    陈刚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完小学数学中与平面图形有关的知识后,基于跨教材章节的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尝试整合拓展与三角板有关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掘三角板的教学价值,设计了《玩转三角板》一课,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用一副三角板画角,学会有序思考,感受基本量思想;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图,运用有序思考,感受基本图形作用;用四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图,培养直观想象,发挥审美创意;探索特殊图形的性质,培养空间观念,发展推理意识,感受数学文化.

    三角板主题教学数学思想数学文化

    经历探究性过程,体验系统性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第二课时教学与思考

    王丹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系中的起点知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既要提供任务过程具体化、知识体系模块化的学习内容,又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性学习过程,体验系统性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第一课时主要带领学生熟悉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则要带领学生经历探究性过程,体验系统性学习,发展主动运用策略解决实践中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探究性系统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