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学—评"一致性的几个问题

    汤振纲
    1页

    更丰富的思路,更多样的办法——老生常谈之四十八

    吴非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世界,注意"别样的人们",发现那些独特的方法,欣赏并包容不同风格,是激发其学习趣味、发展其思维的有效途径.这样的"引",会让学生的人生之路因此变得宽阔.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懂得可以向他人学习,即便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也有前行的勇气和自信.这定是因为他们在此前的学习中,了解了很多别具一格的思路,尝试用不同的办法去摸索和探寻.

    学习趣味思维发展主动探索

    新课标"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从结构到要求

    吕世虎颜飞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数与代数领域,主要通过整合主题、加强各学段联系的方式实现内容的结构化,突出不同阶段的核心内容;内容呈现采用"领域+学段"的设计思路,让每个主题都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在"内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学业要求"与"教学提示"等表述形式,使课程标准更具有操作性与指导性;内容要求则依据"数与运算""数量关系""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五个主题层层递进,注重整体性与阶段性,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入计数单位统一数的概念与运算,加强代数推理.

    数学新课标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结构化

    刍议初中代数推理教学

    叶旭山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数学习主要表现为符号表征和符号操作.而代数推理主要蕴含在符号操作的过程中,表现为阐述数与式运算的道理或数量关系变形的依据,以及通过运算或变形说明一些结论.强调代数推理,是为了让学生在代数学习中尽可能地感受到推理(尤其是演绎推理)的存在,应该在代数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渗透推理的思想,显化各种推理的过程:数的基本运算法则与运算律的教学应在归纳推理的基础上,渗透演绎推理;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法则与运算性质的教学应在类比推理的基础上,强调演绎推理;基础代数知识应用的教学是重点,应以演绎推理为主,适当融入其他推理.

    初中数学代数推理代数运算演绎推理合情推理

    论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的构成——兼谈其考查特点

    胡军哲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由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构成,直接对应着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三大关键能力.历史学科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是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的基本内容;历史学科程序性知识既是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的重要组成,也是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科必备知识的基本技术;以史学理论与方法为主的历史学科理论性知识是必备知识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修课".

    高中历史必备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理论性知识

    物理跨学科实践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以"视力缺陷形成的原因及矫正"为例

    白孝忠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现性评价能促进物理跨学科实践的有效实施,是物理跨学科实践评价方式的应然选择.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设计物理跨学科实践的同时,应一并设计表现性评价要求,具体包括:设计指向素养发展的表现性目标,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表现性任务,整体与分项协同设计评分规则.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表现性评价"教—学—评"一致性视力矫正

    当科学精神邂逅"诗情与哲思"——《宇宙的边疆》一课教学与评析

    曹勇军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宇宙的边疆》这篇课文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幽深的诗情与哲思相结合的特点,提出了具有探索性质的两个任务,帮助学生从文章整体和具体文段去体验科学精神,并要求写作一首小诗向作者的诗情与哲思致敬.高中科普文教学,应该在语文课上讲好科学故事.

    高中语文科普文《宇宙的边疆》科学精神

    以"科"为灯,以"幻"为马——《科幻桃花源》一课教学与评析

    曹勇军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幻桃花源》写作指导课是对高中生科幻写作指导的一次探索.基于学生的集体科幻写作,挑选示范例文和待升格例文,辨析"科幻"的概念,以此为路径和抓手,结合例文赏析,明特点、找方法,通过升格例文,明方法、用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科幻写作方向,打下科幻写作基础.

    高中语文科幻作文写作指导

    阅读教学应与生活相连接——两次教学《昆虫记》引发的思考

    栾娟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次教学《昆虫记》引发思考,阅读教学应与生活相连接.阅读教学与生活实现连接,可从真实情境和驱动任务两个方面着手——基于作品特质和学生立场,着眼于现代及未来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素养,设计有智慧、有匠心、有成效的情境和任务,引领学生既能"走进"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也能"走出"作品,将名著阅读转化为语文能力和生活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任务

    例谈单元教学中的学习支架及运用

    朱云静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支架,可理解为教育者为受教育者获得与建构知识提供的引导与帮助.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上,根据学生兴趣与学习经验,适时搭建多样态的学习支架,让教学真正助力学生发展,让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具体地,以概念支架助推知识理解,以背景支架丰富情感体验,以问题支架启发深层思考.

    初中语文概念支架背景支架问题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