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创业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创业月刊
科技创业月刊

吴新文

月刊

1672-2272

zgkjcy@126.com

027-87841615 87842436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3楼

科技创业月刊/Journal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它以推进创新、指导创业,促进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碳交易和"以旧换再"补贴机制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

    孙溪悦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废旧产品的不当处置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实现企业回收再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逐渐成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碳交易机制和"以旧换再"补贴是政府促进企业减排和再制造的有效手段,基于上述机制构建了 3 种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单一碳交易机制(模型 1)、单一"以旧换再"补贴机制(模型 2)、碳交易和"以旧换再"补贴双机制(模型 3),研究碳交易价格、"以旧换再"补贴等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模型 1 和模型3 情形下,随着碳交易价格的提高,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增长,初始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减少,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增加;换购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减少,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增加;零售商利润下降,制造商利润先下降再增长,供应链碳排放量减少.②在模型 2 和模型 3 情形下,随着"以旧换再"补贴力度的增加,新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不变,再制造产品批发价零售价增长,初始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减少;换购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减少,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增加;零售商和制造商利润逐渐增长,供应链总碳排放量减少.③相较于模型 1 和模型 2的单机制,模型 3 下的双机制更利于扩大再造产品需求、提高制造商利润并减少供应链碳排放.

    碳交易机制"以旧换再"补贴闭环供应链

    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黄玲玲李炜贤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耦合协调运行是实现长江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 2000-2022 年长江流域 1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子系统评价体系,并借助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长江流域及其分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耦合协调的时空变化.研究结论表明:①2000-2022 年长江流域及三大分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子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发展指数增幅明显高于生态效益发展指数.②近 23 年间,长江流域及三大分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明显提升趋势,耦合协调从失调发展到协调发展阶段,并且长江中上游省市协调阶段要滞后于长江下游省市.在空间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到 2022 年长江流域 11 个省市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达到良好协调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并发挥好长江下游省市对中上游省市的辐射效应.

    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生态效益耦合协调长江流域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朱昌明林洪夏谦余昶颖...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是支撑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实验室也存在布局不够合理、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绩效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国家、发达省市关于重点实验室的布局设计、推进举措、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研究提出省重点实验室优化的路径.

    省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升级重组

    店铺自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侯德林胡璇子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术、媒介、平台、主播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直播电商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于 SOR理论,选取店铺自播环境中的 4 种刺激因素,构建店铺自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利用SPSS 25.0和 AMOS 26.0 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信息丰富度、主播专业性、模式新颖性、社会临场感 4 种环境刺激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灵感、愉悦和信任在环境刺激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根据检验结果,建议开展店铺自播的商家积极主动地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以增强顾客灵感、愉悦和信任,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店铺自播SOR理论环境刺激结构方程模型

    感知因素和外部因素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向的影响:满意和信任的中介作用

    郭瑶瑶Dongphil Chun周雅盈银锋...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知识付费平台以其成熟、多样化的知识产品和服务而极具市场价值.特别是在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市场规模和目标用户迅速发展壮大,然而由于风险增加等原因,用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有所下降.基于TAM 理论建立研究模型,以满意度和信任度为中介,考察用户感知因素和外部因素与持续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评估了用户持续购买意向的潜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外部因素也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用户的感知价值和外部因素会通过满意度和信任度这两个间接因素对其持续购买意向产生影响.

    知识付费平台外部因素感知价值持续购买意向

    社会支持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李梦莹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功的创业者往往都经历过创业失败,如何在创业失败后尽快恢复并再次开展创业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个体因素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外部因素和创业者的个体因素共同影响创业动机.基于此,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AMOS软件检验社会支持、创业自我效能、创业韧性和再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再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韧性在社会支持对再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中分别起到中介作用以及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创业者在创业失败情景下如何提升再创业意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社会支持创业自我效能再创业意愿创业韧性

    创业大赛的助推效应: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

    高原刘妙玲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的底层逻辑及创业教育和创业大赛在当前全球经济压力背景下的作用,构建了以创业大赛为背景的大学生创业意愿概念模型,并利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创业大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些结果不仅揭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的内在机制,而且验证了高校举办创业大赛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积极影响,为创业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创业大赛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

    基于价值共创的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治理与培育

    杜驰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启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试点培育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为应对培育初期产教两侧组织生态复杂导致关键参与主体资源及能力呈非均衡匹配状态、专精特新企业囿于固有局限难以承担产教融合主导作用、部门政策驱动效应过度彰显未能形成良性价值生态等方面问题,有必要从公共部门协同行动形成兼容耦合政策体系、参与各方共同商定办学章程完善治理机理、牵头高校主动融入产业性态构建高水平学科专业群、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汇聚要素推动合作育人及协同创新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最终使所培育的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能够有效参与产业链具体环节价值创造,并为自身赢得合法性地位.

    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价值共创

    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育人路径:基于案例分析

    郭炎华蓝永胜陈林林林彤彤...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重螺旋式公益创业协同创新育人框架模型,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创业者在思维激活、模式构建和实施评估方面是如何进行社会认知与创新的.研究发现,《理解当代中国》教材的育人理念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并萌生社会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分析该公益创业的协同模式构架、资金筹募和养老公益积分储蓄系统构建,发现其有着公益协同创新、"客制化"管理、蝴蝶效应创新和公益接力棒传承特色等创新点.对社会创新类公益创业朝着融合型、协同化的持续性发展有一定参考作用.

    创业教育公益创业协同创新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评价的合理性与人员流失的关系研究

    刘红娜刘晓静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绩效管理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研究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评价的合理性与员工流失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和工作嵌入的调节效应.以 400 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评价的合理性对员工流失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评价的合理性对员工流失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工作嵌入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对员工流失的影响,工作嵌入水平越高,绩效考核通过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情况的间接作用越显著.

    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满意度工作嵌入人员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