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创业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创业月刊
科技创业月刊

吴新文

月刊

1672-2272

zgkjcy@126.com

027-87841615 87842436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3楼

科技创业月刊/Journal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它以推进创新、指导创业,促进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万佳怡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性评估测度各地区的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因此,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以更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调节效应异质性

    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

    张婷王玥
    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风险模型,研究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协调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因素,提高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并为其他国家及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风险系统动力学

    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

    常耀中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众创空间发展经历了 3个主要阶段,政府专项政策对后两个阶段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研究发现,在自发发展阶段,缺乏专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众创空间发展较为缓慢,孵化规模较小,影响力较低;在快速发展阶段,政府专项政策以快速推进为导向,从全面推动转向重点推动,众创空间也相应快速发展,平台载体要素投入、服务容量、吸纳就业等较高,但是创新创业水平较低;在平稳发展阶段,政府专项政策开始以质量提升为导向,后受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调整为就业导向,众创空间发展速度减缓,平台载体要素投入、服务容量、吸纳就业等降低,但是创新创业水平升高.建议未来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因产业、区域制定专门的众创空间发展政策,推动双创资源向高水平升级,加快新型生产要素培育,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众创空间发展路径政策新质生产力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影响因素研究

    沈一意葛米娜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创业群体为研究样本,基于访谈法,围绕大学生创业动机产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支持、创业韧性养成等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影响因素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客观创业条件和主观创业能力两大因素,客观创业条件包括创业项目与平台资源,主观创业能力指创业心理韧性.创业项目与平台资源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起关键外部支持作用,而良好的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情绪和抗挫力等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核心影响因素,丰富了创业胜任力领域的理论研究,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供了参考.

    扎根理论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创业韧性创业胜任力

    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政府干预的调节作用

    万强陈玲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两业融合;且存在显著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份、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和产业协同集聚程度高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数字经济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和降低交易成本两个中间渠道促进两业融合,且前者间接路径所占比重较高.政府干预在数字经济与两业融合之间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政府干预程度较小时,对数字经济与两业融合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干预程度较大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扭转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对理解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参考.

    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基于ECM-ISC模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黄杰魏诗强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政府的持续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突破口.基于ECM-ISC模型,从"顾客"视角出发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持续使用意愿;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研究可为数字政府建设及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使用意愿ECM-ISC模型

    电子商务发展与企业供应链效率——来自长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的证据

    秦永王小姗李奕琳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2022年长江经济带82个城市1 43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促进企业供应链效率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直接提高了本地企业供应链效率,间接提高了周边城市企业供应链效率.异质性分析显示,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供应链效率的提高作用受企业股权性质、地理位置、所处行业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供应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电子商务供应链效率空间外溢

    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地方试点比较及启示

    张丽琴张诗璇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建设中,数据与政府业务关系日益紧密,为了统筹数据管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自2021年起,各地陆续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对比我国试点地区的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可以发现,各地均从工作目标、试点范围、组织体系、主要职责、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6个角度构建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但存在共性不足,如效力位阶低、职责定位不够明确、人才供给欠缺、组织架构不成熟等问题.为此,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设置应明确组织架构与主要职责、推进数字化人才开发与培养、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常态化监督机制.

    政府首席数据官数字生态数字治理

    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困境检视与纾解路径

    彭筱涵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下,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逐步渗透产出与分配的全过程,而数据要素的收益分配则直接影响数据交易市场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市场化进程.实践中,当前数据要素收益分配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数据要素收益的分配仍面临定价标准存疑、贡献度评价失范以及组织机制缺位等方面.基于此,提出通过交易双方协商定价、第三方机构评估定价、政府引导定价等方式准确定价的建议,并依托科技赋能计算贡献度比例决定收益分配,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以实现数据要素收益的合理分配.

    数据要素数据收益收益分配数据定价贡献度评价

    数字服务贸易对出口隐含碳强度的影响研究——基于64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

    张熠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凭借数字技术赋能的优势,为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基于全球64个主要国家(地区)2010-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服务贸易对出口隐含碳强度的影响以及背后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服务贸易可以显著降低出口隐含碳强度;②数字服务贸易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优化贸易结构和促进技术创新来间接降低出口隐含碳强度;③在高收入、高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国家以及ICT信息通信服务部门的降碳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世界各国制定相关数字服务贸易政策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

    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隐含碳强度"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