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以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邵琳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高端集成电路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文章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综合改革实践,探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综合改革的目标、思路、现状、路径与举措。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科布局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维度,分析了学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改革路径。北航集成电路学院的综合改革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促进集成电路领域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范例。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产教融合综合改革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基础力学课赛融合探索

    祁武超王晓强毕向阳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础力学课程群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班、校、国三级竞赛机制,同时增设多元化过程考核,将力学竞赛成绩有效融入总评,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重构并完善基础力学课程体系。实施效果表明,通过"以赛促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以赛促教"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掌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培养需求。

    课赛融合基础力学过程考核力学竞赛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优化

    李硕果王淑美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能够创造性从事医药领域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关系着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探索从课程设置、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践教学考核和监督等方面进行改进优化,构建以"实践课程+实践基地+创新项目+学位论文+实践评价"为主线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从而提高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中药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

    面向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在线评测系统教学应用与思考

    黄剑颖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评测系统以其高度仿真的比赛考试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和灵活练习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学生编程技能的提升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文章深入探讨了在线评测系统在计算机编程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并指出尽管在线评测系统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但在结果反馈、技术适配及系统使用上仍待完善。面对技术难题和使用障碍,文章提出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符合学校师生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专属在线评测系统,以帮助资源有限的学校克服在技术开发和系统维护方面的困难。

    在线评测系统教育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医学院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田春艳刘泽李良磊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PBL教学法引入医学院临床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文章结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际,探讨了 PBL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问题导向教学法医学院临床实践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肖云徐锦远兰雨佳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医药行业对跨学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生物医学工程(药物组学信息学方向)专业的教育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科定位不准确、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此外,教学内容、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行业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等措施,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医学、药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多学科交叉生物医学工程药物组学信息学课程体系改革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同质化建设研究

    黄金鹤马腾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同质化实施效果。方法: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采用教学管理同质化、教师队伍同质化、教学过程同质化、教学评价同质化等措施,在不同临床医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临床实践教学的同质化可调动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其教学水平,学生对于实习过程的满意程度较高,其综合技能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同质化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护理实践教学同质化

    "专创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策略

    易江华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文章旨在探讨"专创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机制。文章从完善课程体系、开发跨学科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具有可行性的构建方案。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创融合英语能力专业素养

    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探析

    刘莹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持续性,促进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文章在分析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路径,旨在解决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专业迷茫、职业发展前景模糊,职责多重、事务工作负担沉重,动能不足、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

    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路径探析

    信息化背景下新教师校本培训及其效果研究——以G学院为例

    黄刘露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教师校本培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新教师校本培训效果评价是对校本培训项目有效性的检验,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文章通过"柯氏四层评价模型"分析G学院"以学生为中心"新教师校本培训的培训效果,发现不同年龄层次的新教师在满意度、获得感、适应感、认同感四个维度的均值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文章从重点关注中青年教师、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培训评价需不断完善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高校新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提升。

    新教师民办高校校本培训培训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