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及项目式学习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与实践

    魏芸靳慧斌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体力学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双语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分析航空器内外部流体流动问题具有关键理论支撑作用.该研究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及项目式学习(PBL)建设课程,提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并引入项目研究环节,讲授CFD计算基本原理,并指导学生完成简单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案例设计及计算,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将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我校第一批招生的42名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本科三年级学生,结果表明此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果导向教育项目式学习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动力学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大学化学A》课程中的改革与探索

    王馨刘英红贾雪梦常延姣...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大学化学A》课程的学科特点为基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导,从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出发,结合江苏海洋大学学生发展现状,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学习能力塑造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学化学A教育质量个性化学习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

    任晓平杨松孙晓婷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程建设是实现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传统工科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传统工科教育教学存在不足,文章以能源动力专业为例,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建设途径,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评价三方面探讨了专业课程建设的要点.

    新工科能源动力课程建设

    跨学科新兴交叉背景下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慕课资源建设

    张禾卢洪秀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跨学科交流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动力,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建设机遇.文章从一个多元交叉的学术视角出发,考察了在生态文明教育中部署慕课的潜在价值及其面临的挑战.研究对慕课平台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发起重构实践,提出的策略旨在优化课程内容与体系,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互动适应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并明确考核方式与版权归属问题.从实践出发,将系统思维和现代教育学理论应用于慕课资源建设,推动了交叉学科合作,促进生态文明的构建.

    跨学科生态文明通识课程在线课程

    交叉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古生物学为例

    张建伟祁利祺肖芳伟陈佳...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古生物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断加强,比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等.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古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目的是探索古生物学教育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建立以增强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主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与古生物学相关的知识与内容,拓展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经过教学实践与对比,结合古生物学教育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地质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古生物学交叉学科学科融合教学改革学生培养

    民办高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谢述峰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通识教育主要载体,通识选修课程可以发挥积极育人作用.文章即以民办高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高校通识选修课程三种组织模式;其次,指出民办高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现存问题;最后,为突破现实困境,提出四条可行性建设路径,包括科学设置通识选修课程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确立通识选修课程准入退出机制、改善开课质量,提高通识选修课程规范性、夯实课堂教学根基,以及建立健全通识选修课程评价体系、改善课程教学质效等,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民办高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路径

    新时代高校跨学科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龙慕冰卢亚和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人才.因此,跨学科专创融合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新时代,高校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需要积极地构建跨学科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让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基于此,文章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论述了高校集体构建跨学科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跨学科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也能够推动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稳定发展.

    高校专创融合教学模式

    "双碳"目标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付强田梅武光华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重建提出了新要求.考虑到现有课程并未完全匹配当前汽车产业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笔者提出了一整套新颖合理的指导原则以及理念来构建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方法与模式,并针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给出了相关的建议,这对于丰富并优化车辆工程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双碳"目标车辆工程课程体系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学原理》的创新与实践

    董翔谢乐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学原理》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需要进行创新和实践,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满足社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新要求.通过丰富跨学科内容的教学,创新"教学+实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增加专家讲坛以及社会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安全学原理.此外课程还注重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教育,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以应对新的挑战.

    《安全学原理》新工科安全工程教学实践

    小学高年级学生跨学科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

    刘毅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跨学科阅读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重视,对于正处于知识积累关键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跨学科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文章将从小学高年级跨学科阅读活动的现状与问题、有效策略以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跨学科阅读活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小学高年级跨学科阅读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