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考试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考试周刊
考试周刊

生晓清

半周刊

1673-8918

kszk@vip.163.com

0431-85651910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出版大厦裙楼201

考试周刊/Journal Kaoshi Zhoukan
查看更多>>《考试周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主管主办、教育部有关部门重点指导的教育类优秀期刊,是“吉林省一级期刊”,“吉林省精品期刊”前十强。曾荣获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排行国内第一名、海外第一名;荣获2011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外个人阅读排行TOP100期刊,发行量与学术影响力位列“全国教学名刊”前五强。每周出版二期。是全国教育类(G4)唯一的周二刊,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考试周刊》秉承“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办刊宗旨,坚持“质量第一,品牌第一”的办刊理念。刊社还聘请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知名学者为特约编审,严格审稿制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考试周刊》作为教育类综合性刊物已形成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独有的市场份额,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   在《考试周刊》上发表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论文),多年来被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认定为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晋级、年度考核的刚性材料与重要依据刊物。本刊还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本刊编辑部还与全国各省市县教育考试院、教研室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及时提供一流的有用的中、高考信息和最新题型库,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件。   《考试周刊》每年还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评比,奖励优作;还不定期举办各类征文和大赛活动,以此增强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   考试周刊杂志社根据时代新要求、新特点,全力打造学术交流平台、专著出版平台和数字出版平台等三大平台,全方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文章发表、专著出版提供快速而优质服务。本刊网站每天有数万人点击率,是全国教育类影响最大的门户网之一。《考试周刊》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期刊之一。   《考试周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来源期刊、中国知网(CNKI)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来源期刊、维普资讯网来源期刊及龙源期刊网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探究

    冯荣祖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是一线教师的重点,作为陪伴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班主任,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需要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制订科学的提升规划.文章从新媒体的视角展开分析,明确新媒体推动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背景,立足新媒体时代班主任专业化提升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围绕信息意识塑造、信息知识掌控、信息能力提升以及信息道德的培育,增强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将新媒体作为专业化发展的载体和工具,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新媒体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初中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策略初探

    蒋淑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人工智能日常教学中也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笔者通过对初中人工智能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深入研究,结合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的"1+3+4"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笔者提出了"1+3+4"课堂教学模式,即构建一个教学主题、三大教学环节(教学情境创设、课堂活动设计、课堂评价改革)、四大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评价改革).根据该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突破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问题,有效提高初中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质量,以期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初中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双师"课堂实践探究

    罗克雪刘存刘心言李娟...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教育改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双师"课堂实践也显得尤为必要,旨在探索并实践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数字技术为引擎,重构传统课堂的生态与边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双师"课堂作为这一变革的先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本课题聚焦"双师"课堂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实践探索,旨在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下"双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以期揭示"双师"课堂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独特优势,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数字技术"双师"课堂教学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陈景颖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生精神输入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影响.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情境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必然抉择.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为例,立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简要探究情境式阅读策略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并重点论述如何将情境式的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以此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水平的提升.

    情境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新课标策略探究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陈书颖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关键任务,通过开展一个或多个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和文学内涵.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强调以任务为导向,通过整合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构建有机的学习任务群,以此推动学生全面素养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探讨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学习任务群"理念,从而助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问题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例

    陈玮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评价实践缺位、评价目标不清晰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教—学—评"一体化理论为指导,以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版块推荐阅读的《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究

    陈晓欣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能力体现了学生多方面语文能力,也是学生积累知识、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提升语文探索能力的重要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创新教学视角,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开展一体化教学,文章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分别从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以及评价过程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一体化

    "求"真知 "作"真人——任务群驱动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程璐一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诊断巩固教学,是一线教师新的挑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将语文课程内容整合为六大学习任务群,并划分为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层面.因此,文章从三个层面着手,探究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

    任务群理念下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黄燕珍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课标上看,"传统文化"和"学习任务群"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要素,二者紧密相关,分别对应内容的主题方向和内容的组织呈现方式.在任务群理念下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是保证语文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结构性,以及学生文化自信及其他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在任务群理念下组织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应抓住内容组织强化结构性、内容呈现强调主体活动性两个要点,在策略上关注任务群选择或创建、内容拓展整合、情感驱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结合等.

    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以《诗词曲五首》教学为例

    曲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凸显在学情等层面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认知建构规律作为搭设支架的主要依据.支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需要以奠定感知基础、强化文意理解、激发创新思维、优化文化传承为导向,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文章将详细阐述分析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为例.

    初中语文古诗词支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