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堂内外(高中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堂内外(高中版)
课堂内外(高中版)

纪渝洪

月刊

1007-4899

ktnwgz@163.com

023-63658980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19号财富三号B栋7楼

课堂内外(高中版)/Journal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课内延伸课外,以务实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掘中学生的潜能,为同学们的理想插上飞翔的翅膀。提供最新的高考信息、最全面的大学专业介绍、完备的学习复习和应考技巧;既关注校园焦点,又展望世界风云为中学生朋友提供了发挥才情的大舞台。栏目有创新作文工型台、同题作文大擂台、校园文学、闯网天下、高考模拟赛场、笑林、鲜读Bar、高考满分作文课堂、作文活动创新设计、重点中学作文联考试题、周.COM课堂等。另出有“高考金刊(78-208)”,内容有编做遍说、高招情报站、特别策划、大学与专业、志愿填报、心灵鸡汤、博客高三、语文、数学、英语、名校金卷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11"模型在普通高中安全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张军强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本课题提出的"311"安全管理模式,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旨在通过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协调各方责任、丰富教育方法等手段,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体系.基于此,文章以秦安县第一中学为实践基地,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311"模式在普通高中安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311"模型普通高中安全教育

    基于闽南乡土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陈秀枝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南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实践能力.同时,针对当前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将闽南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小学实践型"大思政课"的策略,包括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创新实践型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重教学反思与改进等.对此,文章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闽南乡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深度融合,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闽南乡土文化大思政课实践型

    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举措与路径研究

    付巧丽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举措与路径,紧密观照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同时,文章阐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随后从制度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体系优化等五个维度出发,详细剖析了当前机制中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完善措施.通过案例分析、数据支撑及理论探讨,文章力求谈透谈实,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全面的立德树人机制提供有力参考.

    立德树人教育机制举措与路径研究

    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肖康文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文化自信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文章基于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从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以及注重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其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文化自信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构建

    崔怀鑫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观念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学生的几何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由于资源限制和教育环境的差异,构建空间观念面临更多挑战.基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村小学生空间观念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农村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农村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旨在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农村教育数学空间观念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解题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秦卫东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通过将中心主题、分支主题、关键词语等元素有机结合,形成一种辐射状、层级化的结构,有助于学习者梳理复杂信息,理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阐述了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三大原则,强调在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应用中,要充分考虑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与具体问题解决之间的紧密结合.随后,文章提出了四个具体策略,即构建知识网络、可视化问题结构、整合图形信息、创新解题方法,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详细阐述.基于思维导图的解题思维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简化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提升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逐步形成灵活、高效的解题思维模式.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解题思维培养策略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饶烺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此背景下应注重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体验式的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感知与层次化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估测能力,还能够提升其数学思维的敏感度,对数学应用意识的提升也存在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出发,详细阐述小学数学量感的内涵,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要点以及具体策略,旨在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以保证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体验式教学量感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培养途径分析

    武侠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措施,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得到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入手,对有效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措施进行了深度探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打造特色数学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探索精神,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供积极的支持引导.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课堂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理念,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范敏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理念为学校课程教学指明了培养人的目标与方向,成为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的指路明灯.因此,教师要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数学教学新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聚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数学思维培养的路径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思考与探索,总结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以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

    刘丽丽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数学符号包括数字与字母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等.数学符号意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主要素养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意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符号的能力.基于此,文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符号意识的本质内涵、重要价值、培养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重在于从情境引领、意识生成与实际运用三个关键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以此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性,助推数学思维能力的渐进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符号意识价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