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柳卸林

月刊

1002-0241

kxx518@163.net

022-2432482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138号科技档案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ournal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Monthly)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关于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综合指导类期刊。1992和1996年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和一等奖;荣获在华北地区第二届优秀期刊奖,第三届特别荣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形势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楠杨柯巍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持续增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创新主体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基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企业创新主体的内涵,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现状,发现我国企业在创新中发挥的主体作用还不充分,企业尚未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组织实施和价值实现的主体,未来应从加快各类高端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体系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意愿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组织实施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提升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

    企业创新主体政策体系

    基于政策目标网络的人工智能政策布局与优化分析

    杨超黄萃张橦
    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型发展时期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出现新情境与新需求,迫切需要系统化思考政策体系设计布局,发挥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作用.以我国中央层级人工智能政策为对象,基于政策目标网络等政策计量方法识别核心政策目标、核心政策年份、核心政策部门,以及政策目标的时间分布和机构分布,探究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特征、不足与改进方向,从整体政策体系维度探究人工智能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布局及其演化,为企业创新政策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分析发现,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体系以"创新政策"为核心,具有数量规模化、结构体系化、功能全面化等特征.但也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政策多元性与平衡性欠缺、急需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等不足.未来需要在人工智能组织与管理部门设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多元参与、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及创新政策组合等6个方面开展优化.

    人工智能政策计量学政策目标政策布局政策优化

    全创新链视角下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理论与评估框架

    寇明婷杨一帆张超
    2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创新链视角,从政策过程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该框架从"政策制定—政策组合设计—政策网络与子系统—政策扩散与演进"维度刻画政策过程,从"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知识反馈"维度刻画不同政策主体、客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适应关系,并基于此来分析不同政策过程中各组成成分如何支持全创新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地,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的评估框架.该框架从系统的活动出发识别政策过程系统与企业创新过程系统功能,指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复杂协同具备完备性、协调性、连贯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最后提出评估分析框架对上述系统内与系统间的功能进行测度以实现对系统有效性的评价.

    创新链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复杂适应系统政策过程

    数控机床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策的影响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张赤东刘文婕邱雨荷谢雯...
    4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控机床企业创新发展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重大专项政策.以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为切入点,基于技术创新与专利的双重属性特征,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15-2019年中国数控机床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进行动静态评价,并引入政策分析变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正向作用;超半数样本企业综合创新效率值在0.8~1的范围内,而少数龙头企业的无效率表现不利于企业及机床产业整体的产品结构创新升级;在2015-2019年期间,中国数控机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考虑政策作用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他企业创新效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肯定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策支持对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数控机床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重大专项政策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政策焦点变迁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张越杨娅周锦红余江...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正面临外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支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协同,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优化相关政策工具与布局重点对于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服务支撑能力具有关键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工业互联网创新政策的关注比较缺乏,并未从政策工具焦点演化的特征与底层逻辑对相关创新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和把握.亟需基于对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系统的梳理,剖析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布局的重点与挑战,优化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工具选择.因此,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相关理论,对我国工业互联网2015-2022年的创新政策文本进行关键词语云与高频词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政策的焦点从"工业基础建设""生产应用网络系统构建"转变到"标准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政策工具从"供给侧政策工具"为主演化到"供给侧与环境侧政策工具相对均衡",企业发展特征从"应用场景探索""技术能力提升"发展到"创新生态培育".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中建议进一步优化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等供给型政策;针对现有"需求侧政策工具"的应用较为有限情况,强化需求的牵引作用;在环境型政策工具方面,优化监管政策,提升治理水平.

    工业互联网创新政策演化逻辑政策工具

    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贡献与学术影响力

    李兆鹏唐莉
    7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术、学科与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这一研究路径探索需要中国学者立足中国本土实践的同时提升全球学术话语的影响力.以国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研究综合多源数据对中国在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贡献与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实证探索.研究甄别了我国政治学在国际发表上受到关注的五大议题.分析显示:四十余年来,中国政治学人的国际发表队伍不断壮大且梯式明显、研究内容日益拓展、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持续加强、所影响的学术群体也日趋多元.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贡献和影响力依然存在较大上升空间.相较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国政治学的国际显示度不高且增速偏慢,缺乏高影响力学者和重量级作品等掣肘问题仍明显存在.研究指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贡献与学术影响力是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的一个缩影.未来中国特色政治学的三大体系建设应在批判性借鉴吸纳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基础上,聚焦新时代中国社会和全球格局的新发展、新变化,加强政治学"真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政治学研究学术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数据挖掘

    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中国100个城市的分析

    柳卸林吉晓慧
    9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获取主要来自于运行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全面评估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举措.基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以及层级结构的深入剖析,建立了包含三个层级—城市创新主体、城市内部创新生态建构、城市间创新生态嵌入的立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15-2019年中国100个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广州市四个特大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持续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2)苏州市、杭州市、武汉市、成都市等中心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水平逐年提升,并与特大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3)以北京市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渝双城"等多中心创新生态格局基本形成;(4)中国的城市创新生态建设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具体而言,大部分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存在明显的短板和发展偏向性,尚未实现各维度均衡发展.除此之外,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北部和南部地区之间,以及省内中心城市与后发地区之间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协同发展依旧面临挑战.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城市创新主体城市内部创新生态建构城市间创新生态嵌入

    国家高新区、创新合作与创新质量基于双元创新合作的视角

    李兆辰程文银刘生龙胡鞍钢...
    11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高新区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的重要载体.提出双元创新合作的理论框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国家高新区对于创新合作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创新合作对于专利质量的影响,分别对于探索式创新合作和利用式创新合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家高新区显著促进了创新合作,且创新合作有利于提高创新质量.从双元创新合作的视角,创新合作体现了更强的探索式创新,具备更强的科学性知识和技术性知识,但是在利用式创新方面更加侧重短期的交易型收益,相对忽视了长期的控制型收益.与此同时,高新区对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合作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创新生态系统国家高新区创新合作创新质量双元创新合作

    双元架构下创业导向激励创新绩能了吗?——组织学习中介与网络平衡调节

    徐可唐家龙
    12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双元分化架构视角与网络效应交互理论,构建"双元创业导向(推进型与开发型)—双元组织学习(应用式与探索式)—双元创新绩能(利用式与探索式)"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双元网络平衡(权力与惯例)的调节作用,通过中国情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合大数据开展实证调研工作,详细诠释整体效应与局部效应的差异共同体.结果表明,双元创业导向和双元组织学习分别积极显著影响双元创新绩能,双元组织学习积极显著影响双元创新绩能,同时双元组织学习发挥中介效应,而且双元网络平衡呈现正U型调节作用.

    创业导向创新绩能组织学习网络权力网络惯例双元网络平衡

    亲社会动机如何影响创业坚持:直觉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

    胡望斌彭小平彭息强
    15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的前进不仅需要更高的创业活力,更期望创业者的行为决策能造福更多群体.心系他人福祉的亲社会动机作为社会期望的一种重要动机,被视为影响创业者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但关于商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与创业坚持的关系探讨相对薄弱.基于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探究商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如何对创业坚持产生作用,具体引入直觉这一信息加工方式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其影响路径,同时考察环境不确定性对该过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6份商业创业者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亲社会动机对创业坚持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存在且受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影响,具体而言:(1)亲社会动机对创业坚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直觉在亲社会动机与创业坚持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亲社会动机与直觉之间的关系,即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亲社会动机和直觉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4)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直觉在亲社会动机和创业坚持之间的中介效应,即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直觉在两者之间的间接关系越弱.

    亲社会动机创业坚持直觉环境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