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及对菌群抑制作用、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倩王丹婷王景景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及对菌群抑制作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7 月至2021 年 12 月收治的90 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接受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真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P-2、TNF-α、IFN-γ、IL-1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可提高真菌转阴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听力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真菌性外耳道炎菌群抑制炎性因子

    阿卡波糖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倪娜魏素滨雷烨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5月至 2022 年5 月收治的120 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皮素(ET)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CEC)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对血管内皮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阿卡波糖瑞舒伐他汀糖尿病高脂血症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反应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因子、PTX3和miR-199a的影响

    张菲菲燕斌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因子、PTX3和miR-199a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8 月至2022 年 7月收治的 7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溶栓加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酮酯滴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正五聚蛋白 3(PTX3)水平低于对照组,miR-199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因子水平,调节PTX3 水平及miR-199a相对表达量。

    银杏酮酯滴丸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神经因子正五聚蛋白3miR-199a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指标、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行胜边洋
    104-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4月至2021 年4月收治的 98例ICM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美托洛尔)和研究组(n=49,曲美他嗪+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缺血总负荷、总缺血频度、缺血持续时间以及最大ST段移位均降低或缩短,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及半乳糖凝聚素 3(Gal-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ICM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以及心肌微循环,还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美托洛尔

    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结合延伸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高新颖李娜娜吴远宏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结合延伸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 116 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 例)和研究组(58 例)。对照组行结肠造口术治疗,研究组行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两组均采用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胃泌素(GAS)、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营养状况指标及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7d,研究组的GAS、H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7d,研究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 周,研究组的PTG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肠袢式造口术结合延伸护理可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进行抑制,改善营养指标,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术后康复。

    回肠袢式造口术结肠造口术延伸护理结直肠癌营养状况

    不同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成晓燕任永勤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月至2022年4月我科收治的 60 例川崎病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 1。0 g/(kg·d)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 2。0 g/(kg·d)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 2。0 g/(kg·d)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优于 1。0 g/(kg·d)人免疫球蛋白,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炎症方面更具优势,且安全性高。

    人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患者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赵雪梅陈聪
    117-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患者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6 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 100 例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应激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苏醒时间、胃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两组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镇静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3 min后(T1),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镇静前(T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T2),两组的ACTH、NO及NE水平低于T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观察组的ACTH、NO及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镇静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胃镜检查镇静效果不良反应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眼压和视力的影响

    管小丹雍智谋程锦陈欣...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眼压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法选取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的 80例(86 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水平、房角关闭情况及角膜内皮细胞指标。结果 术后,患者的眼压低于术前,视力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前房角角度(ACA)、前房容积(ACV)和周边前房深度(PACD)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CAC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E)、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及细胞面积标准差(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给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对降低眼压有明显效果,且还能提升视力水平,改善房角关闭情况,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视力眼压

    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因子及变态反应的影响

    陈蕾陈卫卫张敏邹婕...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因子及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7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的120 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免疫因子水平及变态反应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发作频率及风团持续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发作频率及风团持续时间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IgE、ECP及sIg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RANTES、MCP-1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急性荨麻疹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炎症因子、免疫因子及变态反应指标水平。

    急性荨麻疹小柴胡汤左西替利嗪

    五行磁吸针联合经络导平刺激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

    董聪王雅娟丁敏娟
    130-13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五行磁吸针联合经络导平刺激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 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160 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门诊或住院号末位数字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A、B、C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五行磁吸针疗法,试验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络导平刺激治疗,试验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五行磁吸针疗法以及经络导平刺激治疗。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A、C组的脑瘫综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A、B、C组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C组的残疾程度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A、B、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A、B、C组的CRP、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行磁吸针联合经络导平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残疾障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儿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动态观察血清CRP、IL-6、NGF水平变化对脑瘫患儿的病情判断、临床诊断、预后评估等具有参考价值。

    小儿脑性瘫痪五行磁吸针经络导平康复训练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神经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