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浸润相关基因

    闫煜钰彭昊于子恒何建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免疫浸润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取ESCC相关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免疫相关基因(IRGs)之间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DEIRGs),并对DEIRGs进行富集分析及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采用CIBERSORT和ESTIMATE方法分析ESCC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共筛选出53个DEIRGs。CXCL8在PPI网络中排名第一。ESTIMATE分析结果显示,ESCC组中基质、免疫评分更高;CIBERSORT分析结果显示,CD8 T细胞在ESCC组中浸润水平较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XCL8基因与CD8 T细胞呈负相关。结论 CXCL8是免疫浸润相关的关键基因,其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生物信息学食管鳞状细胞癌CXCL8免疫浸润

    Vitapex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祁周妙陈燕玲俞燕玲扈超越...
    5-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Vitapex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方法 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Central、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Vitapex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4软件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 2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改变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 Vitapex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更显著。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不一,尚有不足,未来需要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证实此结论。

    Vitapex米诺环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Meta分析

    面前静脉作为移植物的大鼠颈总动脉动静脉端端吻合模型建立

    肖宗宇汪继胡蓉佘孙菊...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面前静脉作为自体移植物的大鼠颈总动脉(CCA)动静脉端端吻合训练模型。方法 选取24只SD大鼠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经典CCA端端吻合(n=12)及面前静脉作为自体移植物的CCA动静脉端端吻合(n=12)。所有吻合均以间断吻合方式进行,建立CCA动静脉端端吻合模型。结果 大鼠CCA直径为1。0~1。2 mm,面前静脉直径为0。8~1。0 mm。经典CCA端端吻合约需8~10针,平均吻合时间为(22。75±1。66)min。将面前静脉作为自体移植的CCA动静脉端端吻合组中,每只大鼠需进行2个端端吻合,总吻合时间为(49。42±2。47)min,每个吻合口需8~10针,耗时(24。71±1。65)min。所有吻合口即时通畅率及30 min后通畅率均为100%。结论 面前静脉作为自体移植物进行大鼠CCA动静脉微血管端端吻合练习,可模拟血管直径及血管壁厚度均不匹配的端端吻合,该模型为经典CCA端端吻合训练模型的补充。

    血管吻合端端吻合大鼠颈总动脉面前静脉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大鼠脑出血后颅内压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陈鹏高文文蒋小兵王凤鹿...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大鼠脑出血(ICH)后颅内压(ICP)预测中的作用,为临床无创脑水肿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理论指导。方法 对ICH造模后雄性SD大鼠先行脑室内有创ICP监测,同时采用BORN-BE-Ⅲ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扰动系数(DC)。分析DC与脑水肿发展趋势之间规律,以及DC与ICP的相关性。结果 建模第1~3天,ICP持续升高;第4~14天,ICP持续降低。建模后第1~3天DC有逐渐降低趋势,并于第3天降至最低点;第4~14天DC呈逐渐上升趋势;第10~14天DC逐渐回归至正常范围;第1~3天的DC变化幅度大于第4~14天。DC与ICP呈负相关。结论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以监测ICH后脑水肿动态变化趋势,在ICP预测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相较于颅内有创ICP监测技术,其具有安全、有效、连续动态床旁监护等优势,是ICP监测领域一项富有潜力的新型技术。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脑出血颅内压脑水肿

    韶关市15~26岁青年人群HPV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嘉乐林灿锋许依帆薛智钰...
    18-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韶关市15~26岁青年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韶关市15~26岁青年,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HPV及疫苗的认知情况、HPV疫苗接种现状及行为态度,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韶关市15~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1 00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5%。198名(27。9%)女性已接种HPV疫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3~26岁、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有性生活史、父母支持接种、满意社区HPV疫苗的宣传力度为韶关市15~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韶关市15~26岁女性HPV疫苗接种率较低;需重点关注少年过渡青年(尤其是男性)群体HPV及疫苗的知信行,加强该群体HPV及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鼓励适龄女性尽早接种HPV疫苗。

    青年人群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现状

    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马小凤白贝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降低低体温发生风险提供有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产妇是否发生低体温对其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回归系数得出联合预测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剖宫产产妇中,34例术中发生低体温,116例未发生低体温。两组的麻醉后体温、采取主动保温、保温措施种类、输液加温、术中室温、术中输血、进入手术室室温、术中冲洗伤口液体量、术中冲洗腹腔液体量、术中液体丢失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液加温、术中输血、进入手术室室温是剖宫产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灵敏度为94。10%,特异度为76。70%,约登指数为0。708。结论 输液加温、术中输血、进入手术室室温是剖宫产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将相关影响因素纳入至风险预测模型中能够准确预测低体温的发生风险,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剖宫产低体温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王海艳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82例HBV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选取16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及Herth希望量表(HH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社会支持、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评分;分析HBV感染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的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健康组,心理负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健康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缴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是HBV感染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BV感染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与其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负担水平及希望水平存在相关性,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关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加强疾病管理。

    乙型肝炎病毒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支持希望水平

    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孟泳圳张晶晶林丽红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二维组和三维组,各31例。二维组采用螺旋断层放疗+顺铂化疗+二维后装腔内放疗,三维组采用螺旋断层放疗+顺铂化疗+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维组的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二维组,CD8+低于二维组(P<0。05)。两组的早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维组的晚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二维组(P<0。05)。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降低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顺铂化疗三维后装腔内放疗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乳果糖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

    康晓芳杜锋杨建军郭素娟...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乳果糖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8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及观察组(44例,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乳果糖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水常规检查正常时间及腹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乳果糖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改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果糖

    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

    雷剑飞覃卫常韦定周杨启升...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结核病灶,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营养状态。

    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胸腰椎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