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康廷国

月刊

1000-1719

lnzy@vip.163.com

024-31207233

110032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辽宁中医杂志/Journal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天思林晓华秦玉璇边文会...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纳入63例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患者(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实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诺孕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药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数据: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经行量多、面色淡而晦暗、肛门坠胀不适等)变化、痛经严重程度(VAS)变化 及月经量变化,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观察各组卵巢功能,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评估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分别为77.42%、96.88%,后者更高,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经行量多、面色淡而晦暗、肛门坠胀不适等)、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FSH、LH、E2)、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患者临床病症、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均改善,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针药卵巢功能免疫功能不良反应

    基于 ApoA-Ⅰ/Aktl/β-catenin/TGF-β 通路探讨化瘀祛痰方改善ApoE-/-AS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吕美君贾连群闵冬雨宋囡...
    159-164,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AS小鼠主动脉EndMT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C57BL/6J小鼠8只作为空白常对照组.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AS模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后,开始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化瘀祛痰方组灌胃化瘀祛痰方20 g/(kg·d),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2.275 mg/(kg·d),每日1次,给药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法检测主动脉EndMT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主动脉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TWIST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ApoA-Ⅰ、主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ZEB1、TWIST、Akt1、p-Akt1、β-catenin、p-β-catenin、TGF-β1、Smad2及p-Sma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主动脉内壁不平整光滑,可见多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形成粥样斑块,斑块附着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且结构紊乱,管腔中可见脱落的斑块碎;主动脉α-SMA、VE-Cadherin双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转录因子ZEB1、TWIS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TGF-β1、p-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ApoA-Ⅰ、主动脉p-Akt1及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化瘀祛痰方干预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内壁欠光滑,可见少量内皮细胞脱落,管壁厚度明显减轻;主动脉α-SMA、VE-Cadherin双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转录因子ZEB1、TWIS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TGF-β1、p-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ApoA-Ⅰ、主动脉p-Akt1及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够显著改善ApoE-/-AS小鼠End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调节EndMT相关转录因子,进而调节EndMT基因表达有关.

    化瘀祛痰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间质转化ApoA-Ⅰ/Akt1/β-catenin/TGF-β通路

    不同干预时间点?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TGF-β1、IL-6炎性因子表达及其运动功能的影响

    孙梦龙薛惠天王兰兰阮磊...
    165-169,后插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不同干预时间点攘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对其运动功能(抓握力量和平衡性)、肌肉电生理电和体内血清及损伤肌肉组织TGF-β1、IL-6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㨰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及㨰法干预骨骼肌损伤的最佳时间点.方法 将80只雌雄各半的Wostar大鼠随机分为5个大组,分别为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每16只大鼠,各组再分4个亚组,分别为空白亚组4只、模型亚组4只、治疗亚组4只、云南白药亚组4只.对全部空白亚组大鼠注400 μL生理盐水,对全部模型亚组、治疗亚组和云南白药亚组注射400 μL虎蛇毒素造模,造模成功后,根据不同时间点进行团队自制㨰法按摩器治疗:每天2次(固定上午10:00,下午5:00),每次3 min,连续3 d;云南白药亚组进行气雾剂给药治疗,每天2次,每次给药喷洒2次;模型亚组和空白亚组正常进行饲养.每一大组完成3d治疗后,于第2天进行运动功能测试,继而取血取材,采取腹主动脉取血和肌肉损伤最严重处(有标记)取材,使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炎症因子TGF-βi和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抓握力量测试:5大组每组的治疗组抓握力量比模型亚组较好(P<0.05),空白亚组>治疗亚组>云南白药亚组>模型亚组(P<0.05).平衡木测试:5大组每组的治疗组平衡性比模型亚组较好(P<0.05),模型亚组>云南白药亚组>治疗亚组>空白亚组(P<0.05);5大组每组的治疗组血清和组织的TGF-β1和IL-6含量比模型组低,炎症反应明显降低(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㨰法干预治疗中,48 h组的血清和组织TGF-β 1和IL-6的含量是模型组>云南白药组>治疗组>空白组(P<0.05).结论 ①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后,经过攘法治疗修复,除2 h组外,均有一定疗效;②48 h开始进行㨰法干预对于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后平衡性修复、炎症调节效果较佳;③96 h开始进行㨰法干预对于股四头肌损伤后抓握力量修复效果最佳.

    㨰法股四头肌损伤平衡木抓握力量

    心理应激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四逆散的治疗效应研究

    邵奇李婷马重阳陈思敏...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心理应激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并探讨四逆散的治疗效应.方法 40只雄性C57 BL/6J小鼠随机区分为空白组(CON)、高蔗糖富含胆固醇饮食组(CHR)、复合模型组(CS+CHR)、百洛特组(BLT)、四逆散组(SNS).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CHR饮食,且CS+CHR组、BLT组、SNS组每天随机给予2种不同应激,共60d.BLT组、SNS组于造模后30 d进行灌胃给药.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肝指数、胸腺指数、脂肪指数,检测肝组织TC、TG含量,油红O、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醛固酮(ALD)、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G)含量.结果 与CON组相比,CHR组脂肪指数、TC含量升高(P<0.05),CS+CHR组直立次数下降(P<0.05),脂肪指数及TC、TG、CORT、ALD、GCG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CHR组相比,CS+CHR组直立次数下降(P<0.05),TC、TG、ALD、INS、GCG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CS+CHR组相比,SNS散组直立次数回升(P<0.05),TG、ALD含量显著降低(P<0.01),BLT组脂肪指数、TC含量降低(P<0.05),ALD含量显著降低(P<0.01).油红0染色结果显示,CS+CHR组可见少量脂滴,BLT组与SNS组均有减轻;而HE石蜡染色结果显示,CHR组可见少量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部分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CS+CHR组可见大量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脂滴数量较多,部分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而BLT组与SNS组均有减轻.结论 CUMS联合CHR饮食可以更好地构建心理应激相关NAFLD小鼠模型,四逆散改善此疾病可能与其降低血清醛固酮含量相关.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模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理应激四逆散醛固酮

    UPLC-MS/MS测定射干止咳胶囊中5种异黄酮苷元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妍邸子真任铭甘雨...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射干止咳胶囊的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和鸢尾甲黄素B 5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同时探索射干止咳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汉黄芩素为内标进行方法学考察;SD大鼠单次灌胃射干止咳胶囊,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控模式进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5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8),批内、批间准确度(RE)、精密度(RSD)及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相对提取回收率为96.27%~113.27%.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5种成分的Tmax、t1/2z、MRT(0-t)、Vz/F分别在11.4~18.6 min、8.4~22.8 min、50.3~235.9 min、128.5~2 913.7 L·kg-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射干止咳胶囊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射干止咳胶囊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鸢尾甲黄素B药代动力学

    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

    夏铂范灵
    180-184,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 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髓组织,分离培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各组血清干预细胞,在7 d后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和分化状态.采用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各组分离血清干预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标记物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烙灸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最显著;模型组、Wnt抑制剂组增殖分化最少.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烙灸组最显著,Wnt抑制剂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烙灸激活脊髓损伤大鼠Wnt信号通路,促进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再抑制分化为星状胶质细胞,以实现神经细胞恢复新生的目的.

    Wnt信号通路烙灸脊髓损伤大鼠血清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消癌解毒方抑制H22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调控Bcl-2/CytC信号通路诱导凋亡实验研究

    卢曼李文婷吴勉华张羽...
    185-189,后插5-后插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以及Bel-2/Cyt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消癌解毒方低剂量组(10 g·kg-1·d-1灌胃)、消癌解毒方中剂量组(20 g·kg-1·d-1灌胃)、消癌解毒方高剂量组(40 g·kg-1·d-1灌胃)及顺铂组(1 mg·kg-1·d-1腹腔注射),另设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10只.给药11 d,记录各组瘤重,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试剂盒检测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瘤体组织中JAK2、STAT3 mRNA 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瘤体组织 Bax、Bcl-2、CytC、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消癌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顺铂组均能有效抑制H22荷瘤小鼠瘤体生长,抑瘤率分别为59.9%、34.5%、21.5%、67.1%;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病理性核分裂像减少,瘤细胞排列稀疏,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TUNEL凋亡检测结果示,消癌解毒方处理后瘤体细胞呈典型凋亡征象,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Rt-PCR检测发现消癌解毒方干预后各组的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下调;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干预后,可下调Bel-2蛋白表达,上调Bax、CytC、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最终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消癌解毒方可抑制H22荷瘤小鼠生长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调控Bel-2/Cyt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相关,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消癌解毒方肝癌Bel-2/CytC信号通路凋亡

    基于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安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王帅
    189-194,后插6-后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DIA蛋白定量组学技术挖掘安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靶点和调控机制.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自由饮用DSS溶液建模,给药组给予浓度为1.5 g/mL中药灌胃并进行大鼠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结肠组织长度,对各组进行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HPS),DIA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大鼠造模前后和药物干预前后结肠黏膜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7 d后,模型组大鼠精神极度倦怠,活动度差,肛门可见黏附大量的新鲜血液,表明造模成功.应用安肠愈疡汤进行干预后,精神状态改善,肉眼血便逐渐消失,病理学评分降低.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安肠愈疡汤能够调节的差异蛋白共19个,其中ATP6V1F、PRKAB1、PDK1蛋白水平显著上调,EIF2B3、KRT17、MCM4等蛋白水平下调.GO注释结果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应激、药物代谢、负向翻译、细胞内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主要位于细胞内空间及细胞表面,具有蛋白激酶活性、解旋酶活性及结合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结果显示,安肠愈疡汤治疗UC涉及了多条信号通路,其中Phago-some通路富集的差异蛋白数量最多.结论 安肠愈疡汤治疗UC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发挥抗炎、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结肠黏膜炎-癌转化及靶向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等作用有关,并有可能参与了脑肠互动.

    溃疡性结肠炎安肠愈疡汤蛋白组学Phagosome通路作用机制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梅梦如李雨陈炳东刘美燕...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水的产生是肝硬化从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中医学认为其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水停、气结、血瘀相互夹杂致病.近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医药防治肝硬化腹水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缩小腹围、减轻腹胀、增加尿量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降低门静脉高压、利尿、改善炎症介质水平、调节肠道菌群、调控水通道蛋白表达等方面.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肝硬化腹水相关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与参考.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基于嗅脑关联途径探讨嗅觉障碍和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梁华王海荣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表现而引起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对患者本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与多种疾病相关且与嗅觉障碍密切联系.早期对认知障碍干预性的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文章主要从嗅觉和认知的关系加以综述,以期为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嗅觉认知嗅觉障碍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