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粮油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粮油加工
粮油加工

牟广英

月刊

1673-7199

cnlyjg@163.com

010-64882643

100083

北京德外北沙滩1号16号信箱

粮油加工/Journal 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粮油加工》(月刊)是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协办的中央级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部级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入编期刊、万方数据期刊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等。服务于粮油加工业科研、生产、技术、管理、市场、品牌、信息和教育等工作人员。提供经营者所需的行业、市场、技术和产品信息,深入讨论粮油加工业的热点和焦点,挖掘行业表面事件深层价值的信息内容,精辟剖析和总结行业、产品、技术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规律。《粮油加工》面向国内外发行,读者遍布全国各地的粮油加工、贮藏与流通企业,粮油机械制造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得到广大读者朋友长期的支持、认可及厚爱。资讯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主要栏目有要闻、纵横、法规和供求等。全面及时地报道行业、企业、技术、市场和产品信息,特别加强报道国家和有关部门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展览、展示及会议信息,用户和经营者所需的供求信息等内容。特稿 关注焦点话题 剖析行业热点本刊每期的重点选题。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及时报道当前行业、市场、技术和产品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深入分析和探讨问题成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经营管理者的相关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评析 综述行业发展 专题研讨分析设综述、专题、访谈、管理和风采等栏目。总结行业、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历史进程,深入分析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与发展对策,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既有行业专家和企业家访谈实录,又有生产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实例。品牌 提升品牌价值 推广品牌产品有经营、营销、企业和产品栏目,报道品牌经营理念及相关理论,介绍品牌经营和营销具体实例,讲述品牌企业及品牌产品打造、推广及发展历程。市场 掌握价格行情 运筹经营策略设有行情和价格栏目。报道原粮及粮油产品的市场现状、问题分析及发展走势,定期公布各种粮油产品的市场价格,为粮油加工企业及时提供市场变化的信息。产品 介绍各种产品 用户选购指南介绍各种粮油加工机械及配套产品。技术 探讨专业理论 推广实用技术有产业科技、油脂工程、粮食工程、粮油食品栏目。产业科技栏目分为工艺技术、使用维护、设备改造、节能降耗、三废处理、国外技术等专题。重点报道实用技术,研究与探讨粮油加工专业技术理论和加工工艺实践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叶籽油的加工工艺研究

    钟红英徐炎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茶叶籽加工成食用油脂,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探索不同压力、温度、时间、水分等对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40MPa,温度60℃,时间1.5h,水分3.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

    茶叶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

    榛子油储存期预测

    刘丽萍杨怀娜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在30、40、50、60、70℃恒温贮存榛子油,探索榛子油品质与储存温度、储存时间的关系。试验发现榛子油在40℃储存38d时,其过氧化值达到1.2%,出现蛤败气味。通过测定榛子油的过氧化值在不同温度储存时的过氧化值,探索过氧化值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对于开发、生产榛子油及榛子系列产品是有益的。

    榛子油储存期预测

    超高压提取碎茶末中茶多酚延长食用油保质期的研究

    李素云纵伟彭雪萍李宗繁...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压技术常温提取碎茶末中的茶多酚粗制品,将其变废为宝。方法是通过正交试验,以茶多酚粗品含量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压力、保压时间、固液比对茶多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压力200MPa;保压时间5min;固液比为1:20,得率是37.7%。并将其粗制品应用到食用油的保鲜中,试验表明碎茶末中提取的茶多酚粗制品能有效防止食用油的酸败。

    碎茶叶茶多酚超高压技术

    花椒、桂皮、大茴香对花生油储存品质的影响

    丰琴王建国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花生油中添加花椒、桂皮、大茴香三种天然香料,于常规条件下长期储存。试验结果表明:上述香料对酸值增长有明显抑制效果。对于抑制过氧化值升高,储存期在6个月内,大茴香的效果好于花椒,桂皮仅在某一剂量下有效果。储存期超过6个月,上述香料不但不能阻碍花生油的氧化作用,反而会促使过氧化值升高。

    花生油花椒桂皮大茴香酸值过氧化值

    色拉油中过氧化值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鲍会梅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试验,采用了比色法以及碘量法来对比测定,从而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试验回收率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以及试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比色法的标准偏差S为0.0091,相对标准偏差CV为1.49%,收率在96.4%~106.4%,论证了比色法可以比碘量法更加精确测定色拉油中过氧化值的含量。

    过氧化值测定对比影响因素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残留溶剂

    孙海燕李云雁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对食用油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分别以6号溶剂油、石油醚和正己烷为标准样品进行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标样;并讨论了气液平衡的时间和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作为标准样品,气液平衡时间30min,温度60℃时为测定的最佳条件。本方法在一般国产的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操作,使用DEGS填充柱,投资少,方法简单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食用油气相色谱法残留溶剂

    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张春娥张惠刘楚怡薛文通...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食的规律与保健作用的重视,有关亚油酸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几种富含亚油酸的植物籽粒及其油脂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综述了亚油酸及其功能的一些相关研究。

    亚油酸功能提取方法分析方法

    微波提取肉桂油树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

    严汉彬林岚岚丁力行周昭耿...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肉桂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应用微波提取技术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喷雾干燥而得肉桂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微胶囊最佳配方和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8、颗粒度40目、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0.98%;微胶囊最佳配方为明胶:阿拉伯胶为1:1、料液质量分数25%,芯材载量25%;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30 MPa,进料温度55℃。在上述条件下肉桂油树脂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3.92%。

    肉桂油树脂微波微胶囊

    浸出车间降低溶剂消耗的途径与措施

    艾苏龙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分析溶剂消耗的定义入手,系统地提出了降低溶剂消耗的途径,并对当前不被人们广泛认识的提高设备处理量、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量等可十分有效地降低溶剂消耗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溶剂消耗途径措施

    姜油树脂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唐仕荣刘全德宋慧韩冰...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姜油树脂,运用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筛选到X-5树脂对姜辣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样品浓度、吸附速率、乙醇解吸液浓度、解吸速率以及解吸用量等对X-5树脂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24 mg/mL浓度样品以1 mL/min速率吸附,吸附率最高可达87.69%,2倍柱体积的75%乙醇以0.5 mL/min速率解吸,纯化后姜辣素纯度达到32.78%。

    姜辣素姜油树脂纯化大孔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