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xk@163.com

0351-4606086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商务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Journal AEM RODUCTS ROCESSING
查看更多>>《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以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发推广人员、院校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行业创新为己任,竭诚为行业打造学术交流、成果转让、企业展示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学徒制下"中西面点工艺"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

    贾娟郭志芳王林山
    87-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同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建设一直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以现代学徒制作为基础,从课程目标、设计思路、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应用实践等部分开展"中西面点工艺"课程,并取得显著成效。

    现代学徒制中西面点工艺课程改革实践性教学

    指导山楂汁加工及指标分析综合实验关键的措施

    张舒凡姚圣圣冯磊孙雅慧...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楂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其高总黄酮含量(花色素)、高果胶含量会影响山楂汁加工和理化成分的测定。通过山楂汁加工实验让学生掌握现代酶技术在山楂汁加工工艺中的应用;而山楂汁理化指标测定实验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分析,能使学生学会特色水果汁的总黄酮对总酸和还原糖测定的影响和果胶对总黄酮测定的影响及解决方法,达到综合提高学生在从事果蔬汁行业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生综合实验山楂汁加工分析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蔡悦常飞夏明张凝...
    94-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合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通过阐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进而重点分析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实践对策,以期为其他高校的生物类及其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卓越工程师生物工程工程实践人才培养

    "食品添加剂"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王宏伟刘兴丽张艳艳李素云...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产物。该教学模式既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探索"食品添加剂"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目的,分析研究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从而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的措施和实施内容。

    食品添加剂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基于学习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探索——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王芳芳康大成刘云国
    102-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的要求高。但是,该课程在临沂大学存在授课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实验操作、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对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进行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元化评价学习效果,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食品微生物学多元化评价考试改革过程考核

    基于SPOC高职"食品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陈凌骆卢佳曹巧巧张彩平...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高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构建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氛围;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习反馈,促进学习效果与能力稳步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解决了学时少和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

    SPOC食品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食品微生物"课程改革的探索

    刘洋王新惠张雅琳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传统"食品微生物"教学课程进行探索,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复杂,"三维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感,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通过对"食品微生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增加学生在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食品微生物教学模式三维模式参与感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群建设路径探析

    刘石林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精准把握食品产业的未来需求和发展方向是高校食品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前提。食品科学涉及化学、生物、医学、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学科的交叉融合彰显了学科的特色和行业优势,也促进学科的发展。"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我国食品类专业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现状,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培养更加符合当下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新工科食品营养学课程群教学质量

    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的探索

    苏靖雍雅萍高治国周秀珍...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实现驱动创新型中国发展,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对食品专业课程"食品生物化学"进行PBL教学实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构建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践证明,PBL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培养团队互作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食品生物化学新工科PBL教学模式

    地方应用型高校"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吴秀宁彭晓邦张晓文韩晓江...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商洛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功能性食品学"为例,介绍了"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体会。从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和立足资源禀赋、融入地方特色元素等方面优化了课程体系。从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课下调研与课上讨论相结合和线上资源助力学生学习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功能性食品学教学改革地方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