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文格波

双月刊

2095-1116

znyxkxzz@vip.163.com

0734-816078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了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研究快报、个案报道、研究(成果)综述、学术动态(国外期刊摘译)等栏目。欢迎全国各界医学人士来稿,本刊实行最佳论文评选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根据论文下载次数或点击率,结合专家评审,每半年评出一篇优秀论文,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并公布在该杂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IAPH3对cagA+Hp诱导的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EMT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黎振东毛苇
    364-367,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3)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H。pylori J99毒株(cagA+Hp)与GES-1细胞株共培养,使用DIAPH3干扰片段对细胞进行干预。观察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并检测EMT相关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变化。结果 显微镜下显示cagA+Hp共培养的GES-1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发生异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IAPH3-NC组和DIAPH3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OD570值、侵袭细胞数量均增加,凋亡率降低,N钙黏附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相对表达量升高,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DIAPH3-NC组比较,DIAPH3组的OD570值、侵袭细胞数量均降低,凋亡率增加,N-cadherin、Vimentin相对表达量降低,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ZO-1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抑制NIAPH3表达能抑制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的EMT,阻止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提高凋亡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胃癌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幽门螺杆菌紧密连接蛋白恶性转化

    RNF43 mRNA、VEGF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贾彦红张丙贵冯瑞兵
    368-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环指蛋白43(RNF43)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RNF43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胃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RNF43 mRNA、VEGF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VEGF和RNF43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不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患者的VEGF蛋白表达阳性占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 Ⅳ期是胃癌患者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存在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未分化型、浆膜浸润以及TNMⅢ、Ⅳ期患者的RNF43 mRNA相对表达量偏低(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未分化型以及TNMⅢ、Ⅳ期是RNF4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RNF43 mRNA低表达和胃癌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胃癌患者疾病进展有关,可协助临床胃癌诊断和疗效评估。

    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指蛋白43

    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

    任建美荣黎
    372-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趋化素(Chemerin)和鸢尾素(Irisin)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DR患者110例(DR组),根据视力情况分为非视力残疾组和视力残疾组;另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11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Chemerin水平,采用ELISA测定血清Irisin水平。分析DR患者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水平对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结果 DR组患者血清Chemerin高于对照组,Irisin低于对照组;视力残疾组患者血清Chemerin高于非视力残疾组,Irisin低于非视力残疾组(P<0。001)。视力残疾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非视力残疾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均高于非视力残疾组(P<0。05)。DR患者糖尿病病程、HbA1c和Chemerin升高、Irisin降低均是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 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趋化素鸢尾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残疾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a、miR-146a对PTC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

    杨丽柳春芳王志恒
    376-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R-34a、miR-146a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PTC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甲状腺癌组69例和良性组35例;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69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未转移组33例和转移组36例。比较各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和PBMC中miR-34a、miR-146a水平。采用ROC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PBMC miR-34a、miR-146a对PTC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良性组比较,甲状腺癌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及PBMC miR-34a水平均降低(P<0。05),而miR-146a水平升高(P<0。05)。与未转移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PI、AUC、miR-146a水平升高(P<0。05),而TTP、MTT、miR-34a水平降低(P<0。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PBMC miR-34a、miR-146a对PTC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AUC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值(P<0。05)。结论 联合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PBMC miR-34a、miR-146a指标检测能增强PTC早期诊断与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效能。

    乳头状甲状腺癌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amiR-146a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黄志辉樊旭辉费力杨志昆...
    380-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联合瑞芬太尼)、低剂量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高剂量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每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术前、术后1天血清神经功能指标S100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天认知功能。比较各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天,各组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各组S100β、NSE较术前升高(P<0。05),而ET-1和MCP-1较术前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以0。5 g/(kg·h)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

    右美托咪定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睑成形术联合PDS线提拉SMAS层对中面部年轻化的疗效观察

    陈金威陈靖陈露陈碾...
    384-387,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下睑成形术联合PDS线提拉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层对中面部年轻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面部松弛50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下睑术组(单纯应用下睑成形术)14例、PDS组(单纯应用PDS线提拉除皱术)10例、联合组(应用下睑成形术联合PDS线提拉除皱术)26例。采用5分制方法评价各组患者术后满意程度,采用面颊部皮肤松弛及鼻唇沟的深浅改善情况量表评估面部松弛改善程度,采用中下面部衰老评分量表评价面部衰老改善程度。比较各组手术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18个月,联合组满意率及面部松弛改善率均高于下睑术组和PDS组(P<0。05),而下睑术组与PD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患者面部衰老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下睑术组和PDS组(P<0。05)。各组手术安全性均较高,且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下睑术组和PDS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睑成形术联合PDS线提拉SMAS层除皱术在中面部年轻化治疗中效果确切,面部皮肤松弛明显改善,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PDS线下睑成形术中面部年轻化SMAS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底压力变化及其与神经传导、感觉电流阈值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吴燕林马君杜延芬王跃臻...
    388-39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足底压力变化及其与神经传导、感觉电流阈值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590例,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分为对照组(未发生糖尿病足,n=320)和观察组(糖尿病足,n=270)。另纳入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为空白组(n=150)。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足底不同区域峰值压力、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电流阈值(CP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分析足底压力变化与神经传导、感觉电流阈值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空白组、对照组、观察组足底不同区域峰值压力、FBG、2 hPG、IL-1β、IL-10、TNF-α、MIP-1α、HbA1c、CPT 水平依次升高,NCV 依次降低(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IL-10、NCV、CPT、TNF-α和 MIP-1α与不同区域足底压力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DPN患者足底峰值压力升高,与神经传导、感觉电流阈值和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糖尿病DPN足底压力神经传导感觉电流炎症因子

    外周血SII、LM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童晨李志芳程玉坤
    392-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子痫前期孕妇进行研究,其中58例轻度子痫患者为轻度组,44例重度子痫患者为重度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SII、LM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II、LM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用ROC评估血清SII、LMR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子痫前期的价值。结果 轻度组、重度组血清S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M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SII水平高于轻度组,血清LMR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重度组的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SII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LM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SII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59。05%;LMR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6。47%,特异度为40。16%;SII+LM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14%,特异度为31。49%。SII、LMR及SII+LMR联合检测诊断子痫前期的AUC分别为0。940、0。960和0。970。结论 外周血SII与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MR与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二者联合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较高,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SIILMR子痫前期严重程度

    盐酸坦索罗辛、前列倍喜、针灸三联疗法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免疫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唐雷周铁李嘉诚陆晓俊...
    39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坦索罗辛、前列倍喜、针灸三联疗法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免疫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盐酸坦索罗辛+前列倍喜)及三联组(盐酸坦索罗辛+前列倍喜+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指数(NIH-CPSI)评分、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8、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三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NIH-CPSI评分、TNF-α、IL-2及IL-8降低,IgA、IgM、IgG升高,且三联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10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前列倍喜、针灸三联疗法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血清免疫和炎症指标。

    慢性前列腺炎盐酸坦索罗辛前列倍喜针灸免疫炎症

    曲安奈德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分析

    李程程丁珍珍丁承陈玲...
    400-402,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VLS患者,随机均分为药物组(曲安奈德)、激光组(点阵式CO2激光)和联合组(曲安奈德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激光组和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且联合组高于激光组(P<0。05)。激光组、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瘙痒、性生活疼痛、皮肤弹性、皮肤颜色、病变范围、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女性性苦恼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药物组、激光组、联合组依次下降(P<0。05)。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治疗VLS,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曲安奈德点阵式CO2激光VLS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