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德力格尔

月刊

1671-0916

nmjx@chinajournal.net.cn

0471-4393713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与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终身教育研究会共同编辑出版的教育科学类学术期刊,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大板块,每板块各6期,其中单月为高等教育板块,双月为基础教育板块,刊登各学科教育科学类论文,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教育发展服务。 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期刊源,并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劳动价值观的分析与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为例

    李成齐刘筱瑨项奕涵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三个版本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劳动插图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插图中体现的劳动价值观内容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以期助力劳动教育科学系统地融入教科书.研究发现:三版教科书插图中体现的劳动价值观内容所占比例有待提高,在各学段、各知识领域分布不均衡;插图中劳动情境丰富,但与城乡学生生活经历相脱离;劳动者形象多样且积极正面,但性别差异明显,职业选择刻板.因此,教科书对于劳动情境和劳动者形象的选择与塑造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劳动插图的系统性,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劳动价值观教科书分析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国家意识分析

    李新胡开心
    9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国家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建构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意识的分析类目表,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中的国家意识内容进行研究,发现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非常重视国家意识教育内容的呈现,涵盖了国家意识的两大主类目和七大次类目,其中国家认同感相关内容尤为丰富.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运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渗透国家意识教育的具体策略.

    统编小学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国家意识

    基于地理调查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调查实践力提升策略研究

    范美琪户清丽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如何提升高中生地理调查实践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调查式学习的新策略.该策略融合了地理调查式学习的核心特性、基本阶段、学习层次和评价体系等维度,通过问题驱动、方案设计、数据收集、分析论证、结果呈现和反思优化等环节,系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设计实施调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地理调查式学习将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其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地理调查实践力的有效教学方式.

    地理调查式学习地理调查实践力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解决力

    文化自信导向的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以八年级中国地理"黄土高原"为例

    季露李明辉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阅读是新时代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将阅读代入学科、以阅读促进智慧的教育过程.以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区域地理"黄土高原"为例,探索地理跨学科主题阅读的教学路径,通过课前预习导读、课中读学协同、课后实践展评三个步骤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教学实践发现,文化自信导向的地理跨学科阅读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及课堂育人方式的变革.

    文化自信跨学科阅读地理教学红星照耀中国黄土高原

    基于UbD理论的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考——以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熊飞陈清
    120-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UbD理论强调理解为先的逆向教学设计,与历史学科指向的"理解"不谋而合.同时,"逆向设计"所倡导的单元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理解可视化,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以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开展基于UbD理论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引,但选用哪一种理论应以适应一线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准,并契合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这是课堂教学实施者在学科认识和学科教学基础上的自然选择.这个选择不仅能够契合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同时能够满足课堂参与者的发展需要.

    UbD理论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理论选用初中历史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语文要素内容分析

    谢雁雁陈肇洁马蕾迪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要素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显著特点,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文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对阅读训练要素和习作训练要素进行梳理,提炼出语文要素编排的三个主要特点:螺旋设计,体现内容编排的梯度性;细化课标,体现目标训练的发展性;系统编排,体现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教学建议:找准定位,锚定目标,在单篇教学中夯实语文要素;任务驱动,整体关联,以任务群教学组织语文要素;设计项目,关注过程,以项目化学习探索语文要素的教学评一体化.

    语文要素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项目化学习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郭敏刘鹂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幼儿园师资培养由注重实践、技能转向关注理论、学术.这一转型,使得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未能有效平衡,导致人才产出成效不显著、艺术技能式微.艺术类课程肇始之初就以"技术"的样态入场,其"艺术"属性弱化并呈现"工具论"取向.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急需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幼儿园教师,而当前艺术类课程所体现的上述特征使其困境凸显.具体体现为:艺术类课程实施未观照艺术素养培育,艺术类课程设置未观照专业能力培养,艺术类课程内容未观照幼儿园实践需求.为此,提出以下纾解措施:在通识类课程中增加美育模块以培养师范生的艺术素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技能实践学时以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在课程内容中融合教学理论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理性.

    高师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课程建设

    价值引领与理实结合并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

    韦浥春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在定位上强调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内容上注重理论方法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以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为导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与课程思政建设高度契合,可结合专业特色与办学定位,剖析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建设空间.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通过"目标确定—体系构建—结构优化—模式探索—体系完善—机制创新",以加强课程耦合、推动平台融合为目标,构建价值引领与理实结合并行的课程思政模式,从而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价值引领理实结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思政系统协同

    中国物理学史课程思政实践探析

    刘增强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物理学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极佳素材.在中国物理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须提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价值引领.在中国物理学史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须有重点、有创新,发掘教学素材,梳理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以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并采用多种方式检视教学效果,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物理学史课程思政科学教育

    面向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探索

    贾恒何伟艳滕英跃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为满足国家对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必须对传统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不强、实践与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依托研发实验室及企业实践基地,创建"任务驱动—互动探究—推动创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双结"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