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宁东

双月刊

1009-3621

njyxb@126.com;nnzd@chinajournal.net.cn

0771-3854737

530003

广西省南宁市五里亭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及特色: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本刊有三个特色栏目:《饮食文化研究》、《服饰文化研究》和《中国-东盟发展研究》。这三个栏目在《人大复印资料》的转载率均为100%,在《中国知网》的下载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8.0%提高到2006年的15.3%,已成为大多数海内外学者关注的品牌栏目。本刊从2008年起为双月刊,单月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随园食单》及其成书过程考述

    赵荣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园食单》是袁枚所著的关于烹调食事事理的著作,该书初版于1792年,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种外文,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影响力.袁枚撰写此书的动机,一是对美食的追求,他虽出身贫寒,但大半生享受美食;二是为好吃正名,他从肯定人性、人欲出发,强调个人食的合理、正义.其编撰契机与尹继善有关,尹继善的尚食作风影响了袁枚,使其有了双重驱动力来编撰《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是中华菜品传承与出新的参证范本,书中食材和食品多为传统常见,许多传统菜品至今仍有生命力,袁枚对菜肴审鉴严格,该书对后世菜谱书影响深远,被国际食学界认为是中国古代饮食史上的典范著作.《随园食单》是袁枚的事业成就,也是中华食学的重要成果,其成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随园食单袁枚尹继善饮食文化江南美食

    明代云南饮食文化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徐霞客游记》为研究文本

    王秋燕滕兰花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云南饮食,从食材到食俗,为研究明代云南饮食文化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该书记载可知,一方面,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云南的民族饮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另一方面,由于中原王朝不断加强对云南的统治和管理,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不断迁入,深刻影响着云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使得明代云南饮食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徐霞客云南饮食文化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烹饪大赛现象分析

    邵万宽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83年首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举办以来,各类不同规格的烹饪大赛纷纷涌现,涵盖政府、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等组织举办的多种赛事.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部分烹饪大赛存在内容多主观少客观、选手重结果轻过程、作品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今后应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精心制定竞赛规程,确保评判标准的具体与实用;二是应结合烹饪基本功,重视创新与基础理论知识;三是不断完善大赛方案,消除人们对赛事的顾虑.

    烹饪大赛饮食文化赛事组织赛事现象

    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2008-2022年全国各省份相关指标面板数据

    李东升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新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入,评判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发展水平转向发展与协调并重的均衡发展评价.文章通过构建职业教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8-2022年我国各省份职业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联系密切,高水平职业教育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并进一步促进后者迈向更高水平,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

    职业教育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

    基于学分银行的X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融通的标准体系构建

    曹婷婷伍贤洪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1+X证书与学分银行是我国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发展的新举措.学分银行的建设为成果认定、学分转换等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标准依据.但在1+X证书试点实施和学历教育的课证融通时,因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评价组织机构层次不同等,各证书的职业技能标准与目前学历教育的融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缺乏系统的融通标准体系.因此,文章通过分析X证书与学历教育融合内涵特点,以及二者融合的学习成果认定、学习量认定、价值目标等核心要素,从而明确二者融合的原则、措施与路径等,为促进学分银行建设,深化X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融合提供参考.

    学分银行1+X证书学历教育教育融通标准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的建构

    梁晓晓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有助于弥合数字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鸿沟,有助于平衡资源配置区域不均衡的矛盾,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数字技术赋予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智能、共享、融合、连接的特征.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要以数字思维塑造产教融合环境,以校地合作构建产教融合载体,以数字技术开辟产教融合新赛道.

    数字经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目标设定、模式重构的推进

    钮丽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设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明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学历层次,深刻理解技术和技能之间随动、伴生、互动与融合的关系,正确处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硬技能"与"软技术"的关系,而且必须明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和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重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因此,要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共同打造"双师"师资.

    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现实梗阻与实践突破

    顾雷张满东金昊炫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政策、价值、技术、实践四重内在逻辑,这为其赋能新质生产力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在新技术应用、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现实梗阻,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互促演进.政行企校等新质生产力参与主体应从加速新技术融合、构建产教双驱新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与新业态协同进化新生态、开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质办学新模式等维度入手,厚植新质生产力的生长土壤,更好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广西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分析——基于广西近两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数据

    罗霞尹秋凤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不仅能够反映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水平,而且对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广西2021年、2023年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的分析结果显示:从内涵式发展的结构维度看,这两届成果奖在主题要素的分布上都呈现出"集中"现象,内部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内涵式发展的质量维度看,获奖项目对应的专业大类分布欠均匀;从内涵式发展的规模维度看,广西"双优""双高"院校的中流砥柱作用明显.今后应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关注教师能力培养;二是鼓励院校特色办学;三是聚焦成果提质培优.

    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广西内涵式发展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挑战与路径

    崔之昂张伟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是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摸索阶段,旧的评价体系已经较难适用于当下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并对评价体系改革产生了不小的阻力.为了解决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过程中的数字技术融合程度低、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实践经验和改革目的不明晰等问题,应以政策为导向、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灵魂,通过加快职业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明晰评价指标以推动评价体系建设、将数字技术作为评价体系的内生动力以彰显改革价值等改革路径,对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改革.

    数字化转型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教师评价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