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高等教育
山东高等教育

钱国旗

季刊

1006-4133

qdsyxb@yahoo.cn

0532-85956640

266071

青岛市青大一路16号

山东高等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报道本院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同时也欢迎校外作者惠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高校分类发展体系 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陈金圣谢凌凌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处在全新的历史方位,高等教育发展日趋从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转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以高校分类发展为支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方略.应以高校学科分类建设为抓手,推动高校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和多样科学研究体系建设,达成高校分类办学、高等教育多样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体系、释放高等教育功能的目标.

    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分类发展人才分类培养学科分类建设

    读博妈妈"学业与母职"困境干预——基于行动科学的理论视角

    石君齐卢杨陈向明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士就读时间恰与女性生育黄金年龄重合,读博妈妈面临的学业与母职冲突尤为巨大.与以往研究停留在描述、解释和分析的层次不同,研究者以行动科学为指导对现实困境进行干预,呈现了一个成功案例.最初,当事人采取"母职隐身"和"学业隐身"策略,试图满足行动科学第 I 型文化中"好学生"和"好妈妈"的标准,却陷入双输困境.支持者通过创设对话机会构建第Ⅱ型文化空间,采用"情境移植"等互动式干预策略,使当事人突破原来框定问题的界限,实现双路径学习.基于此研究结果提出,校园第Ⅱ型文化的构建将有助于保障女博士的生育权利,起到"生育祛魅"作用,破除高学历女性的母职焦虑,提升其行动策略.

    博士生教育读博妈妈女博士行动科学母职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创新举措

    冯建民张伟源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在新时代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产教融合促进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是教育与社会互动规律本质体现,是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更是教育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关键所在和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但在产教融合具体实践中却出现了缺乏广泛共识的理念偏离、难以落地实施的政策偏离、封闭办学惯性的定位偏离、流于表面形式的运行偏离等四个方面的偏离表征.推进新时代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须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协同发展新共识,完善落实政策,激发产教融合新活力,坚持系统观念,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深化机制改革,构建产教融合新平台,借助"双创"教育,赋予产教融合新动能.

    新时代产教融合偏离表征创新举措

    "反教育行为":研究价值与治理构想

    史吉海史迁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教育行为"是与正常教育行为背道而驰的"非正常"教育行为,其弊端与危害日甚,已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公众热议."反教育行为"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剖析、反思与批判,继而在实践中加以识别、纠正和治理,让教育回到原点,实现其固有的本真价值."反教育行为"治理的进路和构想,可以概括为"元治理""自组织""参与式"和"法治化"等四种理论模式.

    反教育行为研究进展价值意蕴治理构想

    杜威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路径

    方明军任昕岳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基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观,质疑了传统道德的孤立、僵化、教条主义、至高无上等特征,可概括为"道德是个体行为与心灵的统一;道德是不断生长的道德;道德是具体情境中的道德".结合杜威的思维观、兴趣观等教育思想,杜威的道德教育思路体现为: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拥有面对复杂道德情境的清晰判断力;关注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敏锐性,孕育积极的道德性格力量;基于"经验道德"改造学校德育"三位一体",构建学生的完整道德场域.

    杜威哲学思想道德观道德教育路径

    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路径探析

    刘世玉姜永玲陈相洁郭梦飞...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学术能力关系到教师职业素养的长远发展与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从关于教学学术的认知、教学学术经历、教学学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探索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实施路径,包括提升教学学术的科学和系统性认知,激发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内在驱动力以及提升教师发展工作的多元化等方面,从而为今后的教师发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教学学术高校教师发展路径教师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检视与重构——基于可雇佣性USEM模型视角

    施要威薛菲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雇主需求不匹配,学生缺乏获得工作、胜任工作、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一系列能力与品质的问题,将"可雇佣性"概念引入课程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包括学科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与元认知在内的综合素养.利用可雇佣性USEM模型检视国内 5 所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定位固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专业类实践课程薄弱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通识课程分类过细难以有效衔接专业课程.据此,提出建立可雇佣导向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路径.

    可雇佣性USEM模型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的双重优化策略——以山东大学为例

    段君尚赵振龙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对于中国理论的阐述仍需深化,应对国际形势的能力有待提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仍需探索.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应当采取"核心+配套"的双重优化策略,方能实现改革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法学本科教育的优化应当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立足本土资源、培养涉外人才、完善实践教学、培育交叉学科.另一方面,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依托配套机制,重视招生质量、坚持就业导向、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外活动,以培养新一批卓越法治人才.

    新文科法学教育本科教育课程体系配套机制

    怎样培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于2022年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分析

    薛栋刘芳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首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单独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凸显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从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的归属地、完成单位、成果内容等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远超其他区域,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获奖完成单位集中在"双一流"高校,各参与主体间合作形式多样;获奖项目的学科专业分布失衡,成果主题集中在人才培养问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育人;鼓励多主体参与,倡导协同式发展;强调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坚持分类培养,突出类型特色;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整体布局,打造教育强国新样态.

    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分布特征培育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尼泊尔教育援助的历程、经验及启示

    闫丽萍何京玉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泊尔是我国对外教育援助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对尼泊尔教育援助历经了政治主导、多样化发展、合作共赢三个阶段."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尼泊尔教育援助的基本经验是落实留学中国计划,注重本土师资培养,打造国际教育交流平台,深化人文交流.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和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需要,我国的对外教育策略应持续优化:聚焦对外教育援助对象,提高援助效率;整合机构,深入宣传,强化监管,保障质量;尊重文化差异,强化国际理解教育.

    "一带一路"对外教育援助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