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淋祥
    2788-2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8例ACI患者,通过抛掷骰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34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 100 mg·d-1,而后改为200 mg·d-1,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0.4 mg静脉滴注治疗,其余常规治疗措施两组保持一致,两组均治疗 5 d.对比两组治疗 5 d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变化,并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结果:治疗 5 d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PLT、D-D、FIB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其凝血功能,有利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修复.

    纳洛酮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凝血功能

    ApoA-1、Apo-B及Apo-A1/Apo-B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程国祥
    2791-2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载脂蛋白(ApoA)-1、Apo-B及Apo-A1/Apo-B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 2022年 8 月-2024 年8 月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76 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CAS组 16 例、IMT增厚组 12 例、斑块组 48 例,检测三组患者ApoA-1、Apo-B水平,计算Apo-A1/Apo-B比值,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三组患者血清ApoA-1 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o-B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无CAS组、IMT增厚组、斑块组,Apo-A1/Apo-B比值由低到高依次为斑块组、IMT增厚组、CAS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po-B水平与IMT值正相关(r=0.647,P<0.001),Apo-A1/Apo-B比值与IMT值负相关(r=-0.562,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CAS患者血清Apo-B水平升高、Apo-A1/Apo-B比值降低,二者水平变化参与患者CAS形成过程,与IMT值密切相关.

    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A1/Apo-B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吴开恩汪美容徐芳
    2794-2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5 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0 例行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 例)、B组(30 例),分别予以低剂量纳布啡(0.1 mg/kg)、高剂量纳布啡(0.2 mg/kg)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 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 1 h、2 h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1、T2、T3 时B组MAP指标高于A组,SPO2 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均长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 1 h、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率高于A组(P<0.05).结论:在无痛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 0.1 mg/kg和 0.2 mg/kg纳布啡分别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相对更具推荐价值.

    纳布啡丙泊酚宫颈恶性肿瘤三维后装放射治疗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外周血NLR、PLR、D-二聚体水平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严鹤
    2797-2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D-二聚体(D-D)水平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1月-2024 年1 月本院收治26 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为出血组,以同期本院收治的 34 例非出血性急腹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出血组和对照组患者NLR、PLR、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D-D和联合检测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中的价值.结果:出血组患者NLR、PLR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LR、PLR、D-D和联合检测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非出血性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 AUC 分别为 0.746、0.718、0.782、0.856(P<0.05),其中联合诊断的AUC最高.结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外周血NLR、PLR较高,D-D水平较低,NLR、PLR、D-D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非出血性急腹症鉴别诊断价值.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鉴别诊断

    经阴道联合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效能探究

    郭丽丽马星华张艳君
    2800-2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卵巢畸胎瘤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联合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AS)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1 月-2023年 10 月西华县人民医院 85 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TVS、TVS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TVS、TVS联合TAS诊断卵巢畸胎瘤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5 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中 78 例为成熟卵巢畸胎瘤,7 例为未成熟卵巢畸胎瘤.TVS诊断卵巢畸胎瘤的一致性较强(Kappa=0.635,P<0.05),TVS联合TVS诊断卵巢畸胎瘤的一致性强(Kappa=0.927,P<0.05),TVS 联合TVS 诊断卵巢畸胎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略高于TV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联合TAS诊断卵巢畸胎瘤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强.

    卵巢畸胎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

    MRI、DWI及DCE-MRI检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于霞
    2803-2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检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2023年12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 例高度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I、DWI及DCE-MRI检查,并接受子宫内膜活检,以子宫内膜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I、DWI及DCE-MRI单独及联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80 例高度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子宫内膜活检确诊 65 例子宫内膜癌,占 81.25%.以子宫内膜活检为金标准,MRI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63.07%(41/65),DWI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80.00%(52/65),DCE-MRI 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72.31%(47/65),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 93.85%(61/6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各检查单独应用,且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也高于各检查单独应用;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高于各检查单独诊断,且联合检查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RI、DCE-MRI单独检查(P<0.05).结论:MRI、DWI及DCE-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检查,且与金标准有较好的一致性.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型的诊断

    车富丽
    2806-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由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分型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8 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检查,并以临床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分型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一致性及准确度.结果:CSP患者中Ⅰ型 22 例,Ⅱ型 37 例,Ⅲ型 19 例.经腹超声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696,P<0.05);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9,P<0.05);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强(Kappa=0.919,P<0.05);二者联合检查诊断CSP分型的准确度均高于单独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独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二者联合诊断CSP分型的一致性更强,准确度更高.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

    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何璐伟
    2809-2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1 月至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儿科一病区收治的 90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服用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14 d,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M、IgG、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RMPP,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缓解炎症,促进主要症状的缓解,且不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多西环素甲泼尼龙免疫功能炎症水平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杨可飞
    2812-2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术前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 80 例2021 年10 月至2023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行PCI老年AMI患者,均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按剂量不同分对照组(常规剂量 20 mg)和研究组(负荷剂量 40-80 mg),各 40 例.治疗3 m后统计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飞利浦EPIQ CVx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左室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采用免疫抑制法、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杂化型(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PCI术后LVE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O、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AMI能减少PCI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PCI心血管事件感染并发症

    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对急诊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豆路沙
    2815-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对急诊重度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至 2023 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诊治的 80 例重度CO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并发症及清醒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IL-6、CRP水平和SI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CRP水平和SI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能提升急诊重度 CO 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清醒率.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亚低温胞磷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