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效果分析

    汪宇徐晓栋冯友成付士玲...
    1247-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合并高渗性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 84 例糖尿病DKA合并HND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2)均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皮下注射给药,观察组采用泵注持续给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1 d的三餐前后和睡前,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血液生化检验仪检验测定血液葡萄糖含量,记录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血糖达标后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血糖;记录两组酮体转阴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治疗 5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治疗,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三餐血糖及睡前平均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尿酮体转阴时间较短、胰岛素用量较少(均P<0.05);;强化治疗中,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皮下注射给药,胰岛素泵持续给药可更为平稳的控制血糖,促进血糖快速达标和血尿酮体快速转阴.

    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泵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孟楠于莎白金川
    1250-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瘤鉴别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2023 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诊断甲状腺肿瘤的"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效能.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分析比较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90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瘤 78 例,恶性肿瘤 12 例.其中良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 31例、甲状腺胶质囊肿 22 例、甲状腺腺瘤 14 例及甲状腺囊腺瘤 11 例;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 12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良性肿瘤 76例,恶性肿瘤 14 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4.87%、83.33%、93.33%、97.36%及 71.43%.经Kappa检验,超声诊断判定甲状腺肿瘤性质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68,P﹤0.05).甲状腺肿瘤恶性的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有钙化、低回声、纵横比≥1、血流分布 2-3 级、有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占比高于良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判定甲状腺肿瘤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病理检查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超声检查甲状腺肿瘤诊断效能病理检查

    术中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刘辉皮克
    1253-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5 月进行全麻手术的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术中维持麻醉,观察组接受瑞马唑仑术中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插管 1 min后(T2)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低于麻醉诱导前(T0)(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T1、T2 时点的MAP及T1 时点的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 时点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术中应用瑞马唑仑能够稳定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术后苏醒质量,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全麻手术术中瑞马唑仑丙泊酚维持麻醉老年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

    常规大剂量二联与三线补救方案在Hp根除失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观察

    陈福英徐焱王真
    1256-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大剂量二联与三线补救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根除失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本院就诊的 68 例Hp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双联组(n=34)和三线补救组(n=34),高剂量双联组给予高剂量双联方案(高剂量的阿莫西林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三线补救组实施三线补救方案(西他沙星联合阿莫西林、艾司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Hp菌株耐药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三线补救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12%,高于高剂量双联组的 76.47%(P<0.05);三线补救组Hp根除率(85.29%vs 58.82%)高于高剂量双联组(P<0.05),且Hp菌株耐药率(2.94%vs 20.59%)低于高剂量双联组(P<0.05);三线补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9%vs 11.76%)与高剂量双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高剂量二联疗法,三线补救方案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可提升 Hp 根除失败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降低其耐药率,改善其临床症状,建议使用.

    幽门螺杆菌大剂量二联三线补救方案根除失败消化性溃疡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张振银尹士林梅雷
    1259-1261,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1 年2 月至 2023 年2 月收治的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 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分析比较两组的麻醉情况、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拔管、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T1~T4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时、术后 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4 h,观察组COR、IL-6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改善麻醉情况,稳定生命体征,缓解疼痛和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急性胆囊炎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

    黄晶晶
    1262-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NIP)经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至 2023年 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IP患儿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2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FNC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降低,且观察组的PaO2、SpO2 高于对照组,PaCO2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 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NIP,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血气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醋酸奥曲肽对胃溃疡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溃疡愈合的影响

    罗政邵正花
    1265-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醋酸奥曲肽对胃溃疡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1 月至 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 76 例,随机将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每组 38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溃疡愈合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胃溃疡,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疗效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奥美拉唑醋酸奥曲肽胃溃疡凝血功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

    周朝隋守森郑中伟
    1268-1269,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2 年1 月至2023 年2 月期间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 84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 84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41 例)和研究组(采取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3 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首次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术后康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三孔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张强梁玮王军杰
    1270-1272,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本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 98 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有无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将NSCLC患者分为irAE组(n=53)和未发生组(n=45).分析比较两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irAE组NSCLC患者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AEC)、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ALC水平偏高(OR=4.477,P=0.001)是影响NSCLC患者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C水平偏高是影响NSCLC患者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与耐药性探究

    郑晓伟臧岱李晓鸣
    1273-1275,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 2021年 4 月至2023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收集生殖道分泌物对淋球菌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开展药敏试验.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结果:82 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有 35 例淋球菌检出结果为阳性,感染率为 42.68%.男性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 56.60%(30/53),女性为 17.24%(5/29).不同性别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 岁的淋球菌感染率最高,为 53.85%,其次为 31~40 岁、41~50 岁,淋球菌感染率分别为 47.05%、33.33%,不同年龄阶段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 年(32.14%)、2022 年(44.19%)、2023 年(63.64%)淋球菌感染率逐年升高,但不同年份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淋球菌对青霉素(65.71%)、四环素(91.43%)、环丙沙星(97.14%)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呋肟的敏感性最佳,均为 100%,其次为大观霉素(94.29%)、阿奇霉素(91.43%)、头孢曲松钠(77.14%).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男性、21~40 岁是感染高危人群,淋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不相同.

    泌尿生殖道感染淋球菌流行特征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