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纺织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纺织科技
上海纺织科技

胡申伟

月刊

1001-2044

shfzkj@stri.cn ; shfzkj@sh163.net

021-55211341

200082

上海市平凉路988号

上海纺织科技/Journal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纺织科技》创刊于1973年,是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主办的综合性纺织技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连续五届(1992、1996、2000、2004、2008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三十多年来,《上海纺织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交流、传播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普及、推广纺织学科的前沿技术,报道业界的最新动态,并针对企业生产、产品开发与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和实用技术。重点报道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管理、经营新理念。 “导向性、知识性、实用性”是《上海纺织科技》的报道特色,在全国纺织企事业单位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上海纺织科技》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收录。《上海纺织科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1-204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272/TS,国内邮发代号4-397,月刊,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每月18日出版。发行覆盖面遍及全国各省市,是国内外知名度高,发行量大的重点纺织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麻二粗生物-氧化联合脱胶工艺

    陈蔚云张尚勇张超群严清桦...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化学试剂用量,降低脱胶废液污染,设计并探究了新型"生物酶-碱氧一浴-弱氧漂"短流程脱胶工艺,以残胶率为评价指标对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试验结果得出生物酶脱胶工艺为:pH值4.5、温度55℃、果胶酶质量浓度6 g/L、木聚糖酶质量浓度3 g/L、时间4 h.碱氧一浴脱胶工艺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8.5%、双氧水质量分数5%、温度95 ℃、时间3 h.弱氧漂脱胶工艺为:双氧水质量分数2%、时间1 h、温度95℃.与化学脱胶法脱胶样相比,生物酶-氧化脱胶最优样各个胶质组分含量相当,含杂率、长度、短绒率更优,脱胶废液COD和色度更低.

    汉麻生物脱胶碱氧一浴氧化脱胶残胶率工艺参数

    MXene/锦纶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电加热性能

    胡蝶熊莹程浩南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制MXene(Ti3C2Tx)配制去离子水分散液,将锦纶织物浸渍到该分散液中得到MXene/锦纶导电织物.通过调整MXene分散液质量浓度、单次浸渍时间和浸渍次数,以方块电阻为指标,得到MXene/锦纶导电织物制备较优工艺,制备MXene/锦纶织物的方块电阻为(524±38)Ω/□.然后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TGA曲线对其进行表征.利用阶跃电压测试和恒定电压循环测试表征电加热性能.结果表明,MXene/锦纶织物具有稳定可靠的电加热功能.

    MXene锦纶导电织物导电性电加热性能

    功能性蛋白改性聚乙烯醇混纺弹力针织面料的开发

    余奕何斌汪泽幸谭冬宜...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蛋白改性聚乙烯醇纤维与莫代尔的性能特点,开发了功能性蛋白改性聚乙烯醇和莫代尔纤维混纺面料,设计了混纺弹力针织面料的纺纱、织造和染整工艺,并测试了织物的色牢度、缩水率、抗静电性、抗起毛起球性、氨基酸含量、抗病毒性能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针织面料兼具亲肤、抗菌和抗病毒功能,且面料各项服用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针织内衣等面料的大规模生产.

    混纺织物针织物莫代尔蛋白改性聚乙烯醇服用性能功能性测试

    棉纤维素基碳微粒的制备及其光热性能

    葛佳丽魏菊赵枭羽李泓宇...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棉纤维为原料,以柠檬酸、纯水、多聚磷酸铵、磷酸、硫酸为活化剂,采用碳化法制备了具有吸光发热功能的碳微粒,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吸光发热性能表征了活化剂类型对碳微粒结构及吸光发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剂类型对碳微粒的微观形貌、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及吸光发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碳微粒水溶液光照升温值随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相对强度的减小而升高;综合碳化收率和光照升温性能,多聚磷酸铵活化碳微粒性能较优,其涂层织物表现出良好的光照升温性能.

    棉纤维活化剂碳化碳微粒多聚磷酸铵吸光发热

    新型牙签条织物的开发与生产

    佟昀李红军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凸轮开口织机生产凹凸立体感牙签条织物及多臂织机生产提花牙签条织物的技术关键.通过平纹+3/1斜纹的6页凸轮特殊组合,结合整经片纱张力控制、浆纱退绕预牵伸后分绞、浆液配方等工艺,解决了不同交织频次组织的经纱张力差异和耐磨性不足的问题,最终替代多臂织机生产出牙签条织物.基于多臂织机,将牙签条组织和经起花组织进行组合,采用对称花型和双轴织造,生产出提花牙签条织物,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牙签条织物凸轮开口织机多臂织机经起花经纱张力

    柔性超细黏胶喷气涡流纺纱的研发及性能

    李梦晗李秋英张洪宾邢明杰...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0.44 dtex超细黏胶纤维和常规涤纶、常规黏胶纤维为原料,通过喷气涡流纺工艺开发出涤纶/黏胶/超细黏胶64/16/20和涤纶/黏胶/超细黏胶48/12/40喷气涡流混纺纱,并对二者的结构、性能和应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喷气涡流混纺纱具有柔软的手感、良好的吸湿性和一定的强力.基于超细黏胶纤维研发出柔性喷气涡流混纺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黏胶涤纶混纺纱超细纤维喷气涡流纺柔性纱线

    织物结构对机织面料防钻绒性的影响

    姚江薇缪宏超陈桂云
    64-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未覆膜/未涂层织物结构中织物组织纱线线密度、经纬纱密度、面料面密度等因素对羽绒面料防钻绒性能的影响,收集12种面料,对织物结构和防钻绒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织物组织对织物钻绒性有明显影响,斜纹织物防钻绒性好于平纹;影响平纹织物防钻绒性的结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紧度>面密度>经向紧度>经密>经纱线密度>纬纱线密度>纬向紧度>纬密;影响斜纹织物防钻绒性的结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经向紧度>纬向紧度>紧度>纬密>面密度>经密>经纱线密度>纬纱线密度;织物紧度对羽绒面料的影响较大,斜纹织物控制羽绒面料紧度在90%左右,有助于提高羽绒面料的防钻绒性.

    机织物织物结构防钻绒性羽绒

    再生与原生锦纶6FDY长丝的性能比对分析

    刘聪魏孟媛薛文良
    67-6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和力学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再生和原生锦纶6FDY长丝的表面形貌、分子结构、热学和力学等性能,探究两者性能上的区别.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在分子结构方面无明显不同;两种纤维的表面形貌相似,但再生锦纶表面含有微量颗粒凸起;与原生锦纶相比,再生锦纶结晶度略高,取向度相似,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高,熔融温度低,熔融焓高.

    锦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纤维结构结晶度取向度

    丝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性能测试分析

    曹丽王玢岩程隆棣张瑞云...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丝胶蛋白对腈纶进行改性,以获得力学性能良好、吸湿性改善的纤维.通过改变拉伸倍数,研究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干燥致密化工艺,研究纤维内部结晶度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拉伸倍数增大,纤维取向度增加,力学性能随之提高;两道拉伸的总倍数为6.5倍时,得到的纤维断裂强度最佳,为3.87 cN/dtex;纤维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20℃,致密化时间为110 s,所得纤维的性能最佳;致密化温度过高,纤维的结晶取向下降;在最佳致密化条件下,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8 cN/dtex;丝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回潮率为6.9%,较常规腈纶提高了 3.5 倍.

    丝胶蛋白聚丙烯腈纤维改性回潮率力学性能

    几种导电纱线电热性能比较分析

    陶丽珍
    75-7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导电纱线的电热性能,选取6种导电纱线,测试分析其常温下电阻、通电时电阻、最大负载电流、加热性能等.结果显示:6种导电纱线电阻差异较大,其电阻与长度有显著线性关系,但相关系数有差异;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纱线电阻增加;由常温进入通电状态时,导电纱的电阻变化率快速增加;随着电压增大,纱线的电阻变化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碳纤维、棉/铜镁合金赛络菲尔包覆纱、棉/铜丝赛络菲尔包覆纱的最大负载电流和发热功率均较大;在3 V电压下,6种导电纱发热均匀,但表面温度有明显差异.

    导电纱线金属复合纱线碳纤维锦纶镀银长丝电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