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中学数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中学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

张寄洲

月刊

1672-7495

shzxsx@shnu.edu.cn

021-64321027;64322945

200234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中学数学》编辑部

上海中学数学/Journal School Mathematics in Shanghai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注重质量、讲究实效。办刊理论:反映教改新动态、传递教学新信息。办刊特点: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实际、面向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本刊主要内容特色具有实践性、新颖性、探索性、知识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足"一般观念" 发展核心素养——一道几何题的教学实施与思考

    陈志婷
    40-4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年级"图形与几何"专题复习课往往围绕某个主题以解题的形式开展变式教学,主要是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在"一般观念"的引领下,寻找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对几何单元整体进行知识梳理,多方面多层次寻求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落实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般观念数学核心素养几何题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实践——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例

    王健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关键地位,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在数学概念的形成、理解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概念教学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注重思想,促进教学,养成素养——"用函数观点求解方程与不等式"教学实录

    余萍
    46-4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用函数观点求解方程与不等式"这一课,教会学生利用"函数观点"这一"工具"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函数观点解方程与不等式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问题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函数的概念"一课为例

    陈燕芳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驱动教学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其首先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激发并外显学生的知识困惑,然后在有关联的问题串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最终达到"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知识融通"一系列有梯度的学习目标.笔者以"函数的概念"一课为例,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从现实生活入手,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把概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

    问题串函数的概念数学核心素养

    问题驱动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例

    陈诚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驱动法是以问题为引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所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为例,探索有效问题驱动的课堂应用.

    问题驱动初中数学有效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材整合创情境 活动依托促素养——以拓展性课程"数据分析应用"的教学为例

    王宇宏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活动为载体,围绕"话说数据""数据说话""数据应用""预测数据"等进行教学,有效达到学生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整合教材依托活动数据分析应用数学核心素养

    巧用生活资源 发展数据观念——"普查与抽样调查(第1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

    孙珏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与生活紧密联系,收集数据是数据处理的重要前提.笔者以苏科版教材中的"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为例,用生活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生活资源数据观念普查与抽样调查

    唤醒逻辑意识,探寻章节起始之径——以"圆"的章节起始课教学为例

    邹婉清
    66-6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章节起始课中,尝试唤醒逻辑意识,把逻辑意识贯穿于章节起始课的背景目标、活动设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从学科逻辑和活动逻辑向学习逻辑迈进,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课堂从有效走向深刻.

    逻辑意识章节起始课

    拾级而上,顺势而为,让课堂自然地发生——以苏科版"确定圆的条件"一课的引入片段教学为例

    石毕玉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引入环节是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阶段,应该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顺势引导,让课堂自然地发生,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确定圆的条件"一课从知识的逻辑结构、应用价值、核心理解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因此,此课的引入过程应该通过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

    确定圆的条件课堂引入

    随境入题 育人无痕——"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的教学实例

    张琦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在"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的课堂上,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展示了数学方法的运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收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反思.

    情境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