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安全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安全导刊
食品安全导刊

贾自力

月刊

1674-0270

fsg@cnfoodsafety.com

010-88825687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M1707室

食品安全导刊/Journal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2022年都安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唐曼妮
    31-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 2020-2022 年都安县食品安全风险情况,为当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 2020-2022 年都安县食品样品为研究对象,按照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2020 年监测 5 类食品共 56 份样品,监测项目为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n=36,合格率 100.00%)、微生物及致病因子(n=20,合格率 40%).2021 年监测 6 类食品共 81 份样品,监测项目为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n=31,合格率 96.77%)、微生物及致病因子(n=50,合格率 84%).2022 年监测 7 类食品共106份样品,监测项目为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n=44,合格率95.45%)、微生物及致病因子(n=62,合格率 91.94%).结论:食品风险监测的重点应为食品微生物检测,在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做好微生物检测工作与食品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都安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乐清市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吴雪蒙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机构的数量随之增加,但当前的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尚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养老机构食堂不同于家庭厨房,如何让养老机构的老人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成为我国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乐清市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网络外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优化策略

    王虎
    39-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外卖食品行业迅速崛起,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情况下,网络外卖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外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监管执行力、商家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行业自律机制尚未成熟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外卖食品信息透明度、建立网络外卖平台自查机制等措施,旨在为提升网络外卖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网络外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番茄及番茄制品安全检验技术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王陈强马自强保虎德康洁...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番茄及番茄制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等主要安全风险,并概述相应的检验技术,包括病原菌分离鉴定、PCR核酸扩增、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同时,分析当前番茄及番茄制品安全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保障番茄及番茄制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番茄番茄制品安全检验污染物

    2023年深圳市龙岗区复用餐饮具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廖慧楚培梁景文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2023 年深圳市龙岗区复用餐饮具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监管部门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及餐饮服务单位提高堂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对深圳市龙岗区复用餐饮具进行随机抽样,并对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开展检测.结果:2023 年深圳市龙岗区复用餐饮具总体合格率为 88.1%,其中,盘碟和碗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较突出,小吃店和快餐馆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较明显.结论:深圳市龙岗区餐饮服务单位复用餐饮具微生物污染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市场监管部门及餐饮服务单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消费者堂食安全.

    复用餐饮具微生物污染餐饮服务单位大肠菌群沙门氏菌

    含乳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舒适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参加含乳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能力验证,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和权威性.方法:参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28-2016)对含乳饮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编号为 064 的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检测结果的Z值分别为-0.86、1.13,|Z|≤2,结果评价为满意,顺利通过能力验证.结论: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巩固了实验室检测苯甲酸和山梨酸参数的能力水平,对于保障地方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苯甲酸山梨酸能力验证

    气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敌敌畏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媛媛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敌敌畏残留量,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的要求对测定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黄瓜试样中敌敌畏残留量为0.181 mg·kg-1 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7 mg·kg-1(k=2),其中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其次为标准溶液赋值.检验检测机构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应重视仪器维护、标物采购以及人员能力监控、期间核查等质量控制工作.

    气相色谱法黄瓜敌敌畏不确定度

    不同乙醇浓度手掌参提取物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陈天荣刘家乐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乙醇浓度对手掌参挥发性成分种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 谱 法(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浓度为 75%和 95%手掌参乙醇提取物及手掌参原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采用酶标法对两种手掌参乙醇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原料及两种提取物中共检测到 82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95%手掌参乙醇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56 种;两种手掌参乙醇提取物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为16 种,差异成分 4 种;95%手掌参乙醇提取物的T-AOC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 75%手掌参乙醇提取物,但O2-·清除率显著低于 75%手掌参乙醇提取物;对甲酚、十六烷酸乙酯、苯乙烯和辛醇等提取物挥发性成分与T-AOC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O2-·清除能力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手掌参挥发性功能成分的开发提供参考.

    手掌参乙醇提取物挥发性成分抗氧化能力

    超声辅助提取大蒜素工艺研究

    李文惠吕志远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大蒜素的工艺条件,为大蒜的深加工提供依据,以大蒜素含量为检测指标,在传统乙醇溶剂浸提的基础上,采取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探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3 个因素对大蒜素含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3 因素 3 水平的正交试验,借助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佳的超声辅助萃取工艺.结果表明,3 个因素对大蒜素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 个因素对大蒜素含量的影响大小排序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同时得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即超声辅助功率 1 000 W、超声萃取时间 35 min、乙醇体积分数75%.

    大蒜素有机溶剂超声辅助正交试验

    直接滴定法测总糖含量时检测标准的统一性研究

    余精中
    69-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的食品检测标准中,用直接滴定法(通常称斐林试剂法)测定食品中总糖含量时,不同食品指定的检测方法标准各不相同,不同标准中滴定用的斐林试剂配方也不尽相同;这些形式各样的检验标准,虽然看起来颇为复杂,实则检测基本原理一样,实验步骤也大同小异.鉴于此,本文试图研究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各类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测定各类食品中的总糖含量,结果准确可靠(除含量偏低样品外,相对偏差<1%),为统一直接滴定法测总糖含量的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直接滴定法总糖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