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硫复合护色剂联合1-MCP对大枣贮藏品质改善的研究

    李新明李群许光映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枣为原料,用无硫复合护色剂联合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研究其在0℃下对八成熟大枣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无硫复合护色剂和1-MCP处理均可有效保持冷藏枣品质,显著降低冷藏枣的腐烂率、呼吸速率,维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p<0.05).无硫复合护色剂和1-MCP联合处理对冷藏枣的保鲜效果高于二者单一处理的效果,有较好的叠加效应.无硫复合护色剂联合1-MCP处理对降低冷藏枣腐烂率、延长枣的贮藏品质有着良好效果.

    无硫复合护色剂1-甲基环丙烯大枣腐烂率贮藏

    柿叶黄酮口服片制备工艺研究

    李书启石青浩韩希凤姜子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柿叶黄酮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口服片.研究口服片剂制备工艺,优化片剂配方,并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正交试验优化的片剂配方为:20%柿叶黄酮提取物、6%β-环糊精、20%甘露醇、3%柠檬酸、7%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硬脂酸镁、淀粉填充.制得的片剂色泽均匀,组织形态好,口感风味佳,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均符合国家药典规定,黄酮含量为3.13%.

    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片剂感官评价质量分析

    综合评分法优化橘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唐鹏程王文渊雷干农骆航...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橘皮总黄酮和色素的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电场强度和脉冲数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响应面试验.根据回归方程优化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31:1(mL/g)、电场强度17 kV/cm、脉冲数12个,综合评分达到90.86.

    橘皮响应面法综合评分法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工艺

    高直链枇杷核淀粉的提取与表征

    方修贵俞国伟曹雪丹赵凯...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作为生产枇杷罐头的副产品,枇杷果核含有大量的淀粉,在食品、材料加工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解枇杷核淀粉的潜在用途,考察淀粉的基本组成,并从晶体形貌、质构特性等多个方面做表征,发现淀粉的纯度为92.60%,直链淀粉含量为49.30%.淀粉颗粒形状多为凹球形、多面体.根据晶体特性判定枇杷核淀粉属于C型淀粉.相比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枇杷核淀粉制成的凝胶质构参数都适中.

    枇杷核淀粉表征糊化全质构分析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紫薯花青素及抗氧化性研究

    张莹丽邓瑞瑞李伟民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对紫薯花青素进行提取优化.在纤维素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为1:1时,得到提取紫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g/mL),酶用量4 mg/g,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5℃.对紫薯花青素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当浓度为5 mg/mL时,自由基清除率接近100%,与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相当.

    紫薯花青素超声波提取抗氧化

    马齿苋黄豆粗粮饼干的研制

    张新海郝慧敏张守花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低筋面粉、马齿苋粉、黄豆粉、木糖醇为主要原料制作粗粮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马齿苋粉、黄豆粉和木糖醇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饼干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饼干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强弱顺序为:黄豆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马齿苋粉添加量,最优配方为马齿苋添加量1.8 g,黄豆粉添加量36.1 g,木糖醇添加量17.7 g.对最优配方进行验证试验,测得饼干感官评分为85.62,与预测值相符.

    马齿苋黄豆木糖醇粗粮饼干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

    不同方式处理的黄花菜对豆腐品质影响

    魏亚儒李应兰李海峰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制粉、切段、榨汁3种处理方式的黄花菜对豆腐品质影响,以MgCl2为凝固剂制作黄花菜豆腐,采用流变仪对黄花菜豆腐断裂应力和屈服应变进行分析,并对黄花菜豆腐感官评分、得率、保水性、色差、质构特性、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菜汁豆腐感官评分、凝胶强度、得率、保水性等显著优于黄花菜粉豆腐和黄花菜段豆腐(p<0.05),分别为32分、2505.17 g/mm、231.41 g、68%,同时黄花菜汁豆腐和黄花菜粉豆腐质构特性均显著优于黄花菜段豆腐(p<0.05),综合而言,添加黄花菜汁可更好地提升豆腐各项品质.为探究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黄花菜汁豆腐的重要特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豆腐得率与保水性和感官评分呈正相关,说明豆腐的得率越高,其保水性和感官评分越高;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回复性、弹性、内聚性与得率、保水性和感官评分呈负相关,说明豆腐质构结果增大导致豆腐综合感官评分下降.

    黄花菜豆腐处理方式质构特性流变特性相关性分析

    基于稳定剂和微胶囊化联用技术制备姜黄素纳米颗粒

    谭少聪邱梦辉黄德金钟俊锋...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光稳定性为指标,筛选稳定剂Zn2+的最适作用浓度;以包埋率为指标,分析水相与醇相体积比、壁材比(阿拉伯胶与玉米醇溶蛋白质量比)、芯壁比(姜黄素与玉米醇溶蛋白-阿拉伯胶质量比)对姜黄素纳米颗粒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采用多指标综合平衡法确定姜黄素纳米颗粒制备最优工艺;同时分析微胶囊化对姜黄素溶液光稳定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0.3 g/L的Zn2+有助于改善姜黄素溶液的光稳定性;姜黄素纳米颗粒最优制备工艺为水相与醇相体积比3:1,壁材比8:10(质量比),芯壁比7:100(质量比),此时姜黄素纳米颗粒包埋率为95.844%,载药量为62 mg/g,粒径为0.994μm.姜黄素纳米颗粒的光解反应比未包埋的姜黄素的光解反应要慢,微胶囊技术提高了姜黄素溶液对光稳定性.

    姜黄素溶液稳定剂和微胶囊化联用多指标综合平衡法光稳定性

    乳清多肽复合粉对运动小鼠抗疲劳作用研究

    刘小杰张潇旖王春华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和高剂量乳清多肽复合粉组.在给予受试物30 d后测定各组负重游泳的持续时间.实验前及实验第35天,小鼠在水温(25±1)℃的水中游泳45 min,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C)、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肝糖原等生化指标.乳清多肽复合粉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服用乳清多肽复合粉的小鼠LDH活力、肝糖原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运动后血乳酸及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上述结果表明:乳清多肽复合粉具有抗疲劳作用.同时对以乳清多肽、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L-肉碱、B族维生素等为主要组分的抗疲劳运动补剂进行质量评价.

    乳清多肽抗疲劳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血乳酸

    磷酸化协同超声波处理对玉米淀粉改性的研究

    张立娟李昕杨深怡郑琳琳...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磷酸化协同超声波处理对玉米淀粉物理性质的影响.比较三聚磷酸钠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温度4个影响因素对淀粉的交联度、透明度、凝胶强度、糊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酸化协同超声波处理可有效改变玉米淀粉交联度、透明度、凝胶强度和淀粉糊化特性.磷酸化协同超声波可以有效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

    玉米淀粉超声波三聚磷酸钠改性物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