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CCL17、GDF-15、ANG2水平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王爱丽韩燚何金孝李秋红...
    4452-4454,4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P)患儿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44例SP患儿(SP组)和150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CCL17、GDF-15、ANG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SP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ANG2和CCL17对SP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SP组血清CCL17、GDF-15、ANG2、IL-6、CRP、PC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降低、血清CCL17、GDF-15、ANG2水平均升高是S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L17、GDF-15、ANG2单独及联合预测S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801、0。806、0。974,联合预测SP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SP患儿血清CCL17、GDF-15、ANG2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三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SP患儿预后不良具有较高价值。

    重症肺炎趋化因子配体17生长分化因子-15血管生成素-2炎症因子预后

    结直肠癌组织上皮膜蛋白1、ETS变异转录因子4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张株惠崔国策姚玲李莹倩...
    4455-4457,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上皮膜蛋白1(EMP1)、ETS变异转录因子4(ETV4)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0例CRC患者术中切除的CRC组织及癌旁组织,对比不同组织中EMP1、ETV4阳性表达率,并分析二者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CRC患者EMP1、ETV4阳性表达情况将其分为EMP1、ETV4阳/阴性组,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年总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CRC组织中EMP1阳性表达率为36。11%,低于癌旁组织,ETV4阳性表达率为61。11%,高于癌旁组织(P<0。05)。EMP1、ETV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随访3年,失访3例,CR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71。75%(127/177)。EMP1阳性组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0。05);ETV4阳性组的3年总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Ⅲ期、EMP1阴性、低分化、ETV4阳性为CR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C组织中EMP1阳性表达率降低,ETV4阳性表达率升高,二者与CRC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结直肠癌上皮膜蛋白1ETS变异转录因子4病理特征预后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1A、sPD-1mRNA表达与Th17/Treg失衡的相关性分析

    杨淇于洁曹岩刘笑萍...
    4458-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133例OLP患者损害类型分为糜烂型组(74例)和非糜烂型组(59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1A mRNA、sPD-1 mRNA表达和外周血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表达以及Th17、Treg细胞比例。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TL1A mRNA、sPD-1 mRNA表达与Th17/Treg相关因子的关系。结果:与非糜烂型组比较,糜烂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1A mRNA、sPD-1 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17比例、Th17/Treg比值升高,外周血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1A mRNA、sPD-1 mRNA表达与外周血Th17比例、RORγt mRNA表达、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与外周血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1A、sPD-1异常高表达,与Th17/Treg失衡密切相关,TL1A、sPD-1可能通过引起Th17/Treg失衡参与OLP的发生发展。

    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

    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分析

    黄莹孙煦勇廖吉祥曹嵩...
    4461-4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接受肾移植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253)、感染组(n=55),对比两组血清MIP-1α、外周血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0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7。86%。感染组血清MIP-1α、外周血NLR比未感染组高(P<0。05)。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P-1α升高、NLR升高、PCT升高、有吸烟史(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血清MIP-1α及外周血NLR上升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肾移植肺部感染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及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

    杜凡凡殷科徒康宛李燚光...
    4464-4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早期肝性脑病(HE)患者的血氨及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60例早期HE患者分为对照组(n=30,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和实验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肝性脑病评分法(HESA)分级、血氨(NH3)、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d后MMSE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后HESA分级情况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两组NH3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ALT、TBil、PT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早期HE患者NH3水平及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对患者的肝功能、PT无明显影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肝性脑病血氨精神状态认知功能

    积雪苷片联合点阵CO2激光对瘢痕疙瘩患者心理状态、炎症因子和血清VEGF、EGF的影响

    崔风然张斐任志龙陈杰...
    4467-4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积雪苷片联合点阵CO2激光对瘢痕疙瘩患者心理状态、炎症因子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118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患者接受积雪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积雪苷片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量表评分、瘢痕情况(宽度、长度、硬度)、心理状态、血清炎症因子、VEGF、EGF。结果:两组治疗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瘢痕宽度、长度、硬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VEGF、EGF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TFN-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雪苷片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瘢痕疙瘩患者,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和调节血清VEGF、EGF水平,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良好。

    积雪苷片点阵CO2激光瘢痕疙瘩心理状态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清CCR3、CCL7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胡裕磊尚晨昊吉怕伍哈子李伟...
    4470-4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C趋化因子受体3(CCR3)、CC趋化因子配体7(CCL7)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1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组和1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CR3、CCL7水平,分析血清CCR3、CCL7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未复发转移组及复发转移组。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CCR3、CCL7水平更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患者血清CCR3、CCL7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CCR3、CCL7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CCR3升高、CCL7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CR3、CCL7水平升高,且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CC趋化因子受体3CC趋化因子配体7复发转移

    血清IMA、Gal-3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HFpEF患者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研究

    张赞伟赵伟金龙马宏恩...
    4474-4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方法:205例行PCI术的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术后随访1年,随访期内45例发生心源性猝死纳入研究组,160例未发生心源性猝死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血清IMA、Gal-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影响因素。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PCI术前血清IMA、Gal-3水平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IMA水平升高、Gal-3水平升高、多支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Ⅳ级是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IMA、Gal-3水平升高是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缺血修饰白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源性猝死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田夏威姜猛臧全金贺西京...
    4477-4479,4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2021。12收治的7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评价患者的各项指标。将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52)及预后不良组(n=18),对比其一般临床情况,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到术后2年时间ODI、VAS评分均降低,术后2年更明显(P<0。05);术后节段融合率为94。8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3%;预后组患者合并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数量、合并骨质疏松情况对比差异显著且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近远期疗效较优,且术后融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依然有部分患者预后较差,需适当调整干预或治疗方案。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腰椎管狭窄症近远期疗效预后影响因素

    不同剂量替勃龙联合氨基酸螯合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折预防作用及血清骨代谢指标、脂肪因子的影响

    王雨凡苗天翼张垚王婉娟...
    4480-4482,4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勃龙联合氨基酸螯合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折预防作用及血清骨代谢指标、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1-2023。1来我院诊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96例,分为A组、B组、C组,各32例。三组均治疗6个月,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随访期间三组骨折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的骨密度、血清CRTP3水平上升,骨代谢水平降低,且非骨折组变化幅度明显较骨折组高(P<0。05)。三组治疗后骨密度水平、血清CRTP3升高,骨代谢指标降低,且B组、C组变化幅度较A组高(P<0。05),但B、C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B组<C组(P>0。05)。结论:低剂量替勃龙联合氨基酸螯合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有较好的骨折预防,且应用安全。

    替勃龙氨基酸螯合钙绝经后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