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双月刊

生物化工/Journal Shengwu Huag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靶向TRPV1通道的镇痛剂研究进展

    高宇豪于烨
    195-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 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通道广泛分布于感觉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是响应热痛和化学刺激的离子通道蛋白.近年来,TRPV1 受体作为治疗各种疼痛相关疾病的潜在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疼痛治疗中的TRPV1 激动剂和拮抗剂,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和阐述,并对配体的结合模式、构效关系、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讨论,为今后开发更安全有效的TRPV1 镇痛剂提供参考.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1,TRPV1)镇痛剂构效关系

    低氘水抗肿瘤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朱静张晓懿沈超徐志红...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氘(Deuterium,D)是氢的稳定同位素,通过特定技术降低天然水中氘的含量,可获得低氘水(Deuterium Depleted Water,DDW).体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饮用低氘水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发挥抗肿瘤效应,且无毒副作用、饮用方便.本文重点介绍低氘水的抗肿瘤机制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肿瘤辅助治疗提供新的制剂.

    低氘水抗肿瘤作用机制辅助治疗

    FOXO家族、MEOX1和TFAM转录因子功能及成药性靶点探索的研究进展

    汤章蕊傅蓉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录因子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一个主要原因是转录失调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转录因子结构的特殊性,其在药物研发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随着近些年来一些转录因子不可成药的理论被打破,研究转录因子药物掀起了热潮.本文总结了转录因子在肿瘤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疾病、免疫疾病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对列举的三种转录因子进行了成药性靶点的探究.

    转录因子成药性靶点转录因子药物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程冉冉吴照球
    208-210,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早已是全世界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探索更好的抗癌药物是非常必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合成后发生的化学变化,已有研究表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肿瘤发病中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抗癌药物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肿瘤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韩艳华黄光强蔡美玲李登红...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一种急性期炎症反应蛋白,可作为炎症和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近年来,SAA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很少有研究对SAA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的综述.因此,本文对SAA的主要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概括,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SAA提供参考和借鉴.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SAA)检测方法临床应用

    DNA-卟啉杂化分子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诸彦廷
    216-220,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DNA-卟啉杂化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生物杂化材料,因其卓越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该类杂化分子融合了DNA的生物活性和识别能力,以及卟啉分子的光敏性和荧光特性,使得其在光动力疗法、生物传感、荧光成像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论述了DNA-卟啉杂化分子的非共价和共价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DNA卟啉杂化分子

    DNA-有机分子两亲体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卢鑫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DNA-有机杂化两亲体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形态,调节其自组装形态和大小通常需要改变分子内部结构,或改变组装条件和方法.因此,获得具有单一形态或尺寸变量的聚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有学者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引导组装策略,即引导两亲体沿着锚定在框架上的疏水性基团聚集,最终按照预先设计的框架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均匀大小的形态.该策略突破了传统组装方法的限制,使制备具有可编程几何形状和尺寸的聚集体成为可能,为构建纳米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纳米科学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DNA两亲体框架引导组装自组装

    ZIF-8构建生物标志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范炳华张建军刘越吴拥军...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沸石咪唑骨架-8(ZIF-8)是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基于ZIF-8 作为主体结合大量客体信号分子的信号放大策略是开发新型检测方法的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生物标志物的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的开发以及揭示其与各种疾病之间的联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于ZIF-8 构建的生物传感器能够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低成本、高选择性地检测生物标志物,可以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疾病的筛查、诊断、预后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沸石咪唑骨架-8(ZIF-8)生物传感器生物标志物

    壳聚糖抗菌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康董青王子凡李智颖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物医用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壳聚糖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已成为骨修复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壳聚糖骨修复材料的抗菌性能和生物活性,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将壳聚糖与其他材料复合.其中,壳聚糖复合银纳米粒子、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等材料能有效提高壳聚糖材料的抗菌性能,促进骨细胞增殖和再生.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复合抗菌材料在骨组织工程(软骨损伤、骨折、口腔)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骨缺损抗菌材料壳聚糖

    红法夫酵母中虾青素提取研究进展

    李浩倪孟祥
    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虾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炎作用,在食品、药品、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红法夫酵母成为生物生产虾青素最具潜力的微生物,但是红法夫酵母中虾青素的提取一直制约着其生产.基于此,本文概述了红法夫酵母破壁以及虾青素提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法夫酵母破壁以及虾青素提取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虾青素红法夫酵母破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