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教学通讯

陈贵云

月刊

1001-8875

023-68252193

400715

西南师范大学校内

数学教学通讯/Journal SHUXUE JIAOXUE TONGXU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问启思 揭露本质 发展学力——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专题复习教学为例

    陈冬漫
    33-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当前的数学教学不再只强调知识与智力的发展,更关注对知识本质的揭露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究竟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揭露知识本质,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学力发展呢?研究者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专题复习教学为例,分别从"问题启发,构建解题模型""问题拓展,发展探究能力""总结提炼,暴露知识本质"三方面展开教学与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问题思维本质学力

    新课标背景下数学实验的特征与应用方法的探索——以"椭圆的定义与方程"教学为例

    姜璐璐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实验特征显著,强调学生主体,具备探究性和合作性,同时注重思维的过程性和开放性.研究者以"椭圆的定义与方程"教学为例,分别从"折纸操作,初现端倪""实验观察,探索定义""实验提炼,完善定义""性质研究,建立方程""知识应用,巩固提升"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并谈几点思考.

    数学实验椭圆教学

    借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为例

    黎春梅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主题式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体验,构建明确的知识体系,探索数学的无限可能,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质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主题式教学理念,文章展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

    主题式教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等差数列

    有效开展探究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探索与证明基本不等式"教学为例

    钱佶忠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数学探究活动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教师可应用深度学习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主题,充分发挥数学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数学探究活动研究主题自学能力

    范希尔理论指导下的"圆的标准方程"教学

    汪孔娟李瑞华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者基于范希尔理论分析掌握圆需要经历几个层次,以此揭示认识事物的一般性规律,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依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关注知识间的前后联系,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逐层探究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范希尔理论一般性规律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品质数学课堂建构——以"棱柱、棱锥、棱台"一课教学为例

    徐欢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深度学习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构建高品质数学课堂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且有利于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深度学习的达成.

    深度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立足体验式学习,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为例

    李子晗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推动下,体验式学习模式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体验式学习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感悟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多维度观察与分析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者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分析、教学简录与教学感悟三个方面展开探索.

    体验式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核心素养

    渗透类比思想 发展核心素养——以"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教学为例

    姚红霞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数学知识量大且深奥,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并应用新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有认知体系上,将类比源与靶对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类比分析,提炼并建构新知.文章从类比程序出发,以"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教学为例,具体从三个阶段探讨如何将类比思想融入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类比思想教学空间向量

    高中数学建模应立足生活——以"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

    张志华张露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活基础上数学建模,可帮助学生了解模型的形成与发展,为后续灵活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文章以"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借助两个旅游景区不同年份游客人次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亲历"初建模型—求解模型—应用模型—总结提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基础.

    数学建模知识生活指数函数

    精心预设 动态生成——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为例

    房兵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者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为例,分别从"返璞归真,互动引入""逐步完善公式证明""向量法证明公式"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使课堂预设更加灵活,突出动态生成与精心设计.

    预设动态生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