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教学通讯

陈贵云

月刊

1001-8875

023-68252193

400715

西南师范大学校内

数学教学通讯/Journal SHUXUE JIAOXUE TONGXU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与研究——以"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的前置作业设计为例

    张艳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业设计"是当前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但对"前置作业"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事实上,前置作业对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力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文章以"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的前置作业设计为例,分别从前置作业的作用、设计原则、设计实践与思考等方面展开研究.

    前置作业新课程函数

    创设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弧度制"的教学为例

    黄雅倩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者以"弧度制"为例,从"情境创设,复习导入""活动探究,形成概念""揭露本质,建立联系""应用新知,深化理解""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等方面展开教学,并从如下几点谈一些思考:注重渗透数学文化,激趣启思;关注知识内在联系,完善认知体系;加强提炼数学思想,发展素养.

    问题情境核心素养弧度制

    基于"四基"与"四能"培养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施佳璐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基础上,促进"四基"与"四能"的发展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研究者以高三一轮专题"直线与圆"的复习为例,具体从"适度开放,发现问题""由浅入深,提出问题""中度开放,分析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适当拓展,巩固提升"等方面展开教学实践,并提出一些思考.

    四基四能直线与圆复习教学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为例

    胡冬梅
    44-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教学的设计需要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将"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长远目标.研究者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为例,分别从"降低教学起点,引出主题""分层推进,实现目标""拓展延伸,提升能力"三方面展开分析,并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些看法:分层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有效问题需要符合教学实际;丰富的课堂拓展渠道可以提高教学实效.

    有效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

    分解教学目标 问题驱动教学——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为例

    林秀芬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亦是课堂教学成效的评价标准,问题则是达成各个目标的"驱动器".文章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为例,从分解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谈谈怎样利用问题驱动与活动开展来逐个实现子目标,并提出分解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操作活动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问题驱动分解目标教学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章起始课教学设计——以"统计"教学为例

    陆燕萍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章起始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功效.文章以"统计"的章起始课教学设计为例,具体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与教学思考三方面展开阐述.教学过程包括"情境创设,导入主题""应用实例,提出问题""实施探究,建构概念""练习训练,总结提升"等环节,研究者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谈了一些看法.

    章起始课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统计

    重概念教学 促学力发展——以"余弦定理"的概念教学为例

    严洁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教学可以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基础,更是促进学力发展的前提.文章以"余弦定理"的概念教学为例,具体从"情境创设,实例导入""深入探究,形成概念""应用概念,巩固提升""拓展延伸,发展能力"四方面展开分析,并从以下三方面谈几点思考:立足教材,体现概念形成过程;问题设计,明确概念探究方向;注重思维,促进数学能力发展.

    概念教学情境思维学力

    立足数学教学关注思维发展 实现深度学习

    茆志伟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方法或模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教学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然而,有些教师在应用新教育理念时,存在"淡化实质,流于形式"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深度学习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研究者提出充足的思考时间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保障,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平台,项目化活动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场域与深度.

    数学教学思维发展深度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的思考——以"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教学为例

    章胜利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建模的地位至关重要,若数学模型无法顺利建立,则数学运算、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要素就难以深入、顺利地发展.树立建模意识是建模思维培养的起始点.在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下,数学建模意识分别是显性和隐性的.无论是建构数学概念或规律,还是建立一个解题模型,关键是在发现与提出问题之后,能够借助相关的逻辑推理形成数学知识建构或问题解决的思路.如果这一思路能够成功解决当前的问题且具有迁移性,那么数学模型就基本成型.当学生有显著的数学模型应用意识时,就是数学建模素养得以发展之时.

    高中数学数学建模建模意识建模案例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

    刘娟娟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能够在应试与美育之间取得平衡,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美育的空间.美育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让认知与情感同步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成就动机,进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步子可以迈得更加坚实.美育的实施途径可以概括为:在教学设计时研究教学内容,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时要特别重视数学史以及学生生活两个要素,要从数学史中寻找美学元素,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且能够体现数学美的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渗透到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以此让学生感知数学美、体验数学美.

    高中数学数学史学生生活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