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YVN1介导FASN泛素化降解促进骨肉瘤细胞失巢凋亡

    钟南山杨枫刘志礼
    349-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ASN在骨肉瘤远处转移过程中受调控的机制.方法 应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模型,通过在线预测、蛋白组学测序以及CO-IP实验等,筛选出与FASN相互作用的E3 连接酶;Western blot、泛素化实验检测FASN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肿瘤成球实验、裸鼠原位骨肉瘤肺转移模型等,探讨FASN泛素化在骨肉瘤远处转移中的调控机制.结果 FASN在失巢凋亡抵抗细胞中泛素化水平降低而表达升高,预测结果提示SYVN1 是FASN泛素化的E3 连接酶;过表达SYVN1 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失巢凋亡,并降低骨肉瘤原位成瘤和远处转移能力.结论 E3连接酶SYVN1 在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过程中降低,导致FASN泛素化下降而表达升高,过表达SYVN1 可抑制骨肉瘤进程.

    骨肉瘤FASNSYVN1泛素化远处转移

    miR-384靶向HMGA2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马伟张空李梦珂
    356-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384 靶向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对数生长期HUH7 细胞分为对照组、miR-384 NC组和miR-384 mimic组,qRT-PCR法检测miR-384 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法检测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检测HMGA2、上皮钙粘蛋白(E-cad)、神经钙粘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相对表达量.结果 人肝癌细胞HEP3 B、BEL-7402 和HUH7 中miR-384 表达水平低于人肝脏正常上皮细胞THLE3 中miR-384 表达水平.对照组和miR-384 NC组miR-384 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HMGA2、E-cad、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384 NC组比较,miR-384 mimic组miR-384 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减少,HMGA2、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miR-384 过表达可抑制肝癌HUH7 细胞增殖,降低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可能是通过降低HMGA2 表达,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肝癌增殖迁移侵袭miR-384高迁移率蛋白A2

    miR-339-5p通过靶向调节p53表达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转移活性分析

    柳毅高绚照常文广
    360-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339-5p对脑胶质瘤U87 细胞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将U87 细胞分为4 组:空白组、miR-339-5p mimic组、si-p53 组、miR-339-5p mimic+si-p53 组.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U87 细胞侵袭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39-5p与p53 的靶向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miR-339-5p和p53 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339-5p mimic组和miR-339-5p mimic+si-p53 组细胞的miR-339-5p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和si-p53 组,miR-339-5p mimic组细胞的p53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空白组、si-p53 组和miR-339-5p mimic+si-p53 组(P<0.05).miR-339-5p mimic和p53-WT共转染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miR-339-5p mimic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侵袭数量低于空白组、si-p53 组和miR-339-5p mimic+si-p53 组,同时miR-339-5p mimic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si-p53 组和miR-339-5p mimic+si-p53组(P<0.05).结论 miR-339-5p能够抑制脑胶质瘤U87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胶质瘤U87 细胞凋亡,同时这一过程与靶向激活p53 相关.

    miR-339-5pp53脑胶质瘤转移

    食管鳞癌组织中TIM-3、FOXA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张楠程多王晶晶胡杨...
    36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3(TIM-3)、叉头框蛋白A2(FOXA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87 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50 例慢性食管炎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食管鳞癌组与对照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食管鳞癌患者及不同预后食管鳞癌患者TIM-3、FOXA2 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IM-3、FOXA2 表达与食管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TIM-3 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FOXA2 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浸润深度的食管鳞癌患者TIM-3、FOXA2 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随访期间生存68 例,死亡19 例,死亡患者TIM-3 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患者,FOXA2 阳性表达率低于生存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IM-3、FOXA2 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较阳性表达患者高(P<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IM-3、FOXA2 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TIM-3、FOXA2 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TIM-3、FOXA2 表达异常,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食管鳞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叉头框蛋白A2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lncRNA SNHG6在鳞状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尚自强张殿宝张灿斌李纪远...
    370-37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lncRNA SNHG6 在鳞状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 96 例鳞状食管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TCGA数据库中SNHG6 在正常食管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 qPCR法检测SNHG6 在ES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SNHG6 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NHG6 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 =12.59,P<0.0001).96 例ESCC组织中SNHG6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 =17.93,P<0.0001).ESCC组织中SNHG6 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和家族肿瘤史无关(P均>0.05),与TNM分期(χ2 =12.834,P<0.0001)、分化程度(χ2 =15.886,P<0.0001)和饮酒史(χ2 =4.051,P =0.044)有关.结论 SNHG6 在ESCC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其高表达与ESCC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和饮酒史密切相关,可作为分子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基础.

    lncRNASNHG6鳞状食管癌蛋白表达

    IGF-1、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冯洋赵兵饶钟鸣
    373-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8 例NSCLC 纳入观察组,同时收集肺部良性病变 40例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及肺癌组织中IGF-1、IGFBP-3 表达.结果 观察组血清IGF-1 水平高于对照组,IGFB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1、IGFBP-3 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有关,P<0.05.观察组IGF-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GFBP-3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F-1、IGFBP-3 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有关,P<0.05.血清IGF-1 诊断NSCLC AUC为0.733,灵敏度 55.5%,特异度 91.2%,最佳截断值150.26 μg/L;血清IGFBP-3 诊断NSCLC AUC为0.799,灵敏度63.6%,特异度78.6%,最佳截断值1413.54 μg/L.结论 NSCLC患者血清IGF-1、IGFBP-3 主要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犯存在关系,且血清IGF-1、IGFBP-3 水平可作为NSCLC辅助诊断手段.

    非小细胞肺癌IGF-1IGFBP-3

    LC-3、Beclin-1和P6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万琼薛春丽李秀明侯智亮...
    378-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LC-3)、自噬调控因子Beclin-1 和P62 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3 例NSCLC患者资料,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C-3、Beclin-1 和P62 表达情况;比较LC-3、Beclin-1 和P62 不同表达情况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癌组织LC-3、Beclin-1 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62 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LC-3、Beclin-1 和P62 不同表达情况患者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以及分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3、Beclin-1 和P62 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病理类型、TNM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有密切联系.LC-3、Beclin-1 表达降低及P62 表达升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NSCLC患者早期评估的辅助指标.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自噬调控因子Beclin-1自噬调控因子P62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

    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ProGRP、SCC和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苌哲宗王耀飞孟盈君任原珍...
    382-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2 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放疗敏感性分为敏感组(n =43)及不敏感组(n =79).另选取同期7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受试者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分析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对NSCLC的诊断价值,并比较NSCLC患者放疗前后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分析不同放疗敏感性NSCLC患者放疗前后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ROC曲线可知,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联合诊断NSCLC的AUC为0.926,高于三者单独诊断的0.784、0.822、0.805(P<0.05);NSCLC患者放疗后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均低于放疗前(P<0.05);敏感度组放疗后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低于放疗前及不敏感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ProGRP、SCC及SF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NSCL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监测三者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NSCLC患者放疗敏感性.

    肺癌放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鳞状细胞癌抗原铁蛋白放疗敏感性

    EGFR、ALK、ROS-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

    余春华余淑华
    386-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75 例肺癌患者,采集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3 cm),将其分别划入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EGFR、ALK、ROS-1 表达的差异;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EGFR、ALK、ROS-1 表达与患者各项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随访 3 年,探究EGFR、ALK、ROS-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EGFR、ALK、ROS-1 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ALK、ROS-1 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3 年后,EGFR、ALK、ROS-1 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 56.52%(13/23)、46.15%(12/26)、42.11%(8/19),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3.46%(33/52)、69.39%(34/49)、67.86%(3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ALK、ROS-1 在肺癌组织内呈异常表达,三者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需予以重视.

    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型淋巴瘤激酶预后

    术前趋化因子水平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马丹王莉莉彭苹
    389-39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趋化因子水平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检测患者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4(CXCR4)、趋化因子受体7(CCR7)、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随访 1 年,将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结果 共纳入 102 例宫颈癌患者,随访 1 年发现,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有25 例,占24.51%.术前及术后,发生组CXCR4 与CCR7 高表达占比高于未发生组,CXCL13 与CXCL16 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Phi系数分析,CXCR4 和CCR7 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CXCL13 和CXCL16 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绘制ROC曲线显示,术前 CXCR4、CCR7、CXCL13、CXCL16 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 AUC 为 0.712、0.711、0.797、0.764,联合预测的AUC为0.873,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前CXCR4 与CCR7 呈高表达、CXCL13 与CXCL16 水平高,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越大,术前检测患者趋化因子表达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

    宫颈癌趋化因子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