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sVEGFR1、YKL-40、IGF-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唐昀莫新宇钟玉婷莫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择取本院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VEGFR1、YKL-40、IGF-1表达水平并分析观察组不同分期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sVEGFR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YKL-40、IGF-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Ⅳ期sVEGFR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YKL-40、IGF-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sVEGFR1、YKL-40、IGF-1均出现异常表达,不同分期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可为疾病诊断与分期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子宫内膜癌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甲壳质酶蛋白40

    适龄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调查及针对性预防对策探讨

    李毓龙周映祥杨晓悦黄倩倩...
    4-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适龄女性发生异位妊娠(EP)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纳入EP患者50例(纳入EP组)、正常妊娠孕妇150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基础资料统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适龄女性发生EP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次数、盆腹腔手术史、人流史、宫内节育器避孕史、EP病史、剖宫产史、口服避孕药史、生殖系统炎症病史、生殖知识掌握度是发生E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适龄女性EP的发生多为一种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需多加预防,维护女性生殖健康。

    适龄女性异位妊娠相关因素调查针对性预防

    手法按摩+雷火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谭丽喻意美肖丛刘书琼...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盆底肌筋膜疼痛采取手法按摩+雷火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盆底肌筋膜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行手法按摩+雷火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主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盆底肌压痛VAS评分以及盆底表面肌电测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疼痛、盆底肌压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前静息电位、10 s快速收缩、60s耐久收缩、后静息电位的平均波幅相比治疗前均改善(P<0。05)。结论 盆底肌筋膜疼痛采取手法按摩+雷火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提升盆底肌力,明显减轻疼痛症状。

    盆底肌筋膜疼痛手法按摩雷火灸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3例分析

    沈燕顾星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误诊原因,提高该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被误诊的LG-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年龄36~45岁,2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1例表现为腹痛。2例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行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1例术前误诊为脉管内平滑肌瘤病,行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LG-ESS。2例补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例未行补充手术。术后均予以孕激素治疗,目前均无复发。结论 LG-ESS发病率低,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误诊发生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子宫肌瘤脉管内平滑肌瘤病

    14 592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范蓝鸽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为更好开展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2年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4 592例服务对象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592例服务对象中评估出有风险因素12 078例,评估出人数最多的风险因素前三位分别为营养风险因素(40。30%)、行为风险因素(39。20%)、生殖风险因素(31。17%),评估出人数最少的风险因素为环境风险因素(4。48%)。不同性别的评估具有营养风险因素、慢病风险因素、感染风险因素、生殖风险因素、行为风险因素及社会心理风险因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发现风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健康婚育和减少出生缺陷有着重要意义,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开展孕前保健工作。

    孕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因素

    新疆阿拉尔地区宫颈癌筛查中HPV结果的分析

    谭玉梅赵锋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阿拉尔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9791例宫颈癌筛查的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均开展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13个高危基因型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9791例受检者中HPV总阳性检出率10。69%,其中汉族检出率与维吾尔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多重感染(P<0。05);单一感染HPV分型检出率最高为52,其次是16、58及66等。HPV 52型好发于>50岁年龄段;HPV 39、31、51型好发于31~40岁年龄段,HPV 45、35型好发于21~30岁年龄段,HPV 56型好发于41~50岁年龄段。结论 新疆阿拉尔地区HPV感染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无明显民族差异,依据该地区的HPV型分布情况,应增加疫苗接种率,促进HPV感染防控。

    新疆阿拉尔地区宫颈癌HPV检测

    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在宫腔残留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石昀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在宫腔残留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4例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宫腔残留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8例)。两组术前检查和相关准备均相同,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流产术,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可以提高宫腔残留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案。

    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宫腔残留临床疗效安全性

    TLR4信号通路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

    郭琳茹黄小燕郭基凤李丽转...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中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6例PCOS合并URS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进行产检的46例PCOS正常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PCOS合并URSA多因素;观察NF-kB上升、TLR4上升、联合对PCOS合并URSA的预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kB上升、TLR4上升、胰岛素抵抗、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上升是PCOS合并URSA的影响因素(OR=3。445、2。956、2。514、1。786、1。685、2。135,P<0。05)。对PCOS合并URSA的预测,TLR4及NF-kB有着预测价值,联合两项指标预测效能较单独使用效果更好。结论 TLR4信号通路在对PCOS合并URSA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多囊卵巢综合征TLR4信号通路复发性流产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魏晓丽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16例,TSH为<2。5 mIU/L)、中水平组(14例,TSH为2。5~4 mIU/L)、高水平组(10例,TSH为>4 mIU/L)。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甲状腺素、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观察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水平较对照组低,TSH、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三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FINS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会发生明显改变,且TSH水平越高,患者性激素分泌、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越高,临床需予以重视,尽早监测。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素性激素糖脂代谢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刘阳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和宫颈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宫颈感染情况,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收集,分析患者的宫颈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在12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检出33例宫颈部位感染,宫颈感染率为26。61%。妇科恶性肿瘤宫颈感染患者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为粪肠球菌,其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其他主要为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高浓度庆大霉素。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部位不仅感染率较高,还具有严重的耐药性。因此,在预防和抗感染治疗时,还要充分考虑多种微生物感染特性及其耐药性,并对多重耐药菌进行强化管理。

    妇科恶性肿瘤宫颈部位感染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