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艳红孙帅李红军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需要实施日间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案例数字排序的奇偶性为分组标准,奇数排序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偶数排序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取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理想,麻醉起效和苏醒时间均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切实有效且具有安全保障的麻醉方式.

    日间宫腔镜手术阿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效果

    个体化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研究

    郑程成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个体化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不良妊娠结局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个体化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满意度.

    个体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

    瑞马唑仑联合纳布啡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观察

    徐浩江忠标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瑞马唑仑联合纳布啡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无痛人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纳布啡麻醉,试验组采用瑞马唑仑联合纳布啡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与术前比较,扩宫时及手术结束即刻两组患者的心率水平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下降(P<0.05).试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苏醒后的离室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瑞马唑仑联合纳布啡实施无痛人流手术,能够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瑞马唑仑纳布啡门诊无痛人流术临床效果安全性

    戊酸雌二醇结合地屈孕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孙硕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戊酸雌二醇结合地屈孕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结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个月,研究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CD3+、CD4+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与对照组的4.3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用药治疗中,相比戊酸雌二醇单一用药,联合地屈孕酮片具有强化疗效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此方案安全可行.

    更年期综合征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不良反应

    TCT联合宫颈组织活检对宫颈癌高危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王贻全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宫颈组织活检对宫颈癌(CC)高危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8例CC高危患者,均接受TCT、宫颈组织活检检查.以术后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阳性检出率,并绘制工作特征(ROC)曲线,运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TCT、宫颈组织活检两种检查方式诊断价值.结果 78例CC高危患者经术后病理学切片检查显示,有33例(42.31%)确诊为CC;运用TCT检查,有36例(46.15%)为阳性,42例(53.85%)为阴性;运用宫颈组织活检检查,有32例(41.03%)为阳性,46例(58.97%)为阴性.两者联合检查AUC显著大于两者单独检查(P<0.05),且联合检查、宫颈组织活检检查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高于TCT检查(P<0.05).结论 TCT联合宫颈组织活检检查在CC高危患者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组织活检宫颈癌高危诊断效能ROC曲线

    血常规检验诊断妊娠期贫血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彭蓉蓉周易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诊断妊娠期贫血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3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作为观察组,30例妊娠期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实施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贫血孕妇,开展血常规检验有助于明确疾病的具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早期治疗手段的实施,减少贫血为孕妇以及胎儿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妊娠期贫血血常规检验应用效果

    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顾永娟
    83-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阴道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阴道镜检查与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情况,以及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确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3例与宫颈癌12例;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8.55%,高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的84.06%、62.32%、86.96%(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高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阴道镜检查(P<0.05).结论 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运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早期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阴道镜检查诊断价值

    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陆丹斌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妇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手术确诊为急腹症患者50例为试验组、非急腹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实施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以临床手术确诊为金标准,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为100%、100%,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84.00%、78.00%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96.00%、96.00%(P<0.05);通过对5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联合检查发现,异位妊娠20例、黄体酮破裂11例、急性盆腔炎10例、卵巢瘤扭转9例.结论 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更早发现急腹症,应用价值高.

    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妇科急腹症应用价值

    子宫体中肾样腺癌1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陈美文季镓锜刘娟刘桂菊...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肾样腺癌(MLA)是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和卵巢肿瘤,多常见于子宫体和卵巢,并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子宫体MLA极为罕见,约占所有子宫内膜癌的1%,且可出现多种生长模式,易被误诊为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腺癌,故诊断该病极具挑战.本文报道了 1例55岁子宫体MLA的病例,通过分析该病例的特点,对子宫体MLA的病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和误治.

    中肾样腺癌子宫内膜肿瘤病理特点

    体位管理在盆腔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刘晓亮谭菊花伍芳玲孟淋...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体位管理在盆腔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拟行盆腔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体位管理)和对照组(常规体位),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0 h、20 h、30 h下肢舒适比例高于对照组,下肢静脉压力、股静脉血流速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管理在盆腔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体位管理盆腔肿瘤腹腔镜手术下肢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