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飞行运行综合实验项目设计与平台构建

    陈斌王茜焦文欢
    172-1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飞行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因飞行理论教学缺乏飞行训练实践场景,导致飞行理论与飞行训练脱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实时天气数据、飞行资料、运行环境和飞机性能数据的飞行运行综合实验项目.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了一套全流程飞行运行综合实验平台,创设飞行运行场景,引导学生完成飞行运行准备任务,促进飞行理论教学与飞行运行实践有机融合.该项目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飞行技术飞行运行综合实验设计虚拟仿真

    跨课程自循环工程实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钢筋混凝土单梁实验为例

    路韡武红娟苗强强顾皓玮...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钢筋混凝土单梁试件为聚焦点,对工程实训课程进行了建设.实训中以项目制布置实训任务,围绕单梁准备、单梁制作、单梁实验、能力拓展、成绩评定等环节进行设计和建设,要求大四学生跨课程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撰写项目方案,制作、检测、验收混凝土单梁,协助教师指导大二学生完成单梁破坏实验.实践证明,该实训模式串联了多门专业课程,使专业知识在实训课程中完成了循环;制作的单梁试件实现了专业内的自循环,节省了实验成本;学生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得到了锻炼,对工程流程和施工环境有了切身的体会.

    工程实训课程建设单梁破坏实验跨课程

    液压与气压传动综合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刘锋黄长征罗昕毛桂生...
    182-18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高阶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液压挖掘机的综合探究性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液压挖掘机的虚拟样机,采用Multi-system 5060 手持式液压测试仪、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对挖掘机动作过程中的压力、流量、发动机转速进行实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执行元件的动作性能、压力冲击特性、压力损失特性等,完成了相关实验资源的建设,为引导学生设计及分析液压系统提供了理论和实测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实施方案,将实验分解为设备工况调研分析、回路设计、系统设计、实操优化4 个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探究并解决真实的工程问题.

    液压探究性实验虚拟样机工程实测高阶能力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方法的设计

    梁琼月路丹何冰沈方科...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建立了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进行线性与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及实验室比对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青蒿素在3~300 ng/mL线性良好(R2=0.9994),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 0.25 和0.75 μg/g;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复性RSD在 2.0%~4.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3.8%~109.8%.分别在3 个实验室对青蒿素含量比对检测,各实验室检测分析同一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在0.5%~3.3%.该实验项目难度适中,在保证可操作的同时具一定的创新性,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适用于研究生的中药成分分析开放性实验教学.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黄花蒿青蒿素实验教学

    基于"课创赛"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周燕云陈娟石飞王建英...
    192-19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丰富性、实践性不足的问题,探索一种基于"课创赛"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实践课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高水平学科竞赛深度融合;将"创赛"实现的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子模块,根据实践课程知识点,将子模块内容引入到课程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分阶段引导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完成课程知识点的训练,强化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开展创新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的基本能力和素养.通过对电子信息类"创赛"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改革水平,使得课程建设、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课创赛实践教学模式一流课程创新实践

    以喷管为核心的多层次混合式实践教学探索

    车碧轩李清廉李小康张宇...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适应空天融合背景下航空航天专业新工科建设及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两类"人才培养需求,以空天动力装置核心部件喷管为切入点,在"喷气推进原理"课程中开展多层次、混合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自主构建了由"喷管推力产生原理"基础认知实验、"喷管工况调节与观测"综合训练实验、"喷管流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大作业+大创+竞赛+毕设"创新实践构成的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逐层实现了"熟悉喷管性能指标、了解喷管测试手段、理解喷管工作原理、掌握喷管设计方法"四阶段教学目标.学生对喷管原理的认知得到有效强化,对各类动力装置异同的理解更加深刻.

    喷气推进原理喷管实践教学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

    以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管理

    牛国锋钱振江龚声蓉朱苗苗...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的利用率,我们坚持以成果导向的理念开展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场地申请初期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使用过程中结合管理制度、准入授权、门禁系统、智能监控、信息化网络和流控等管理措施,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消防安全监管机制;在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实验中心和团队负责人四级管理的有效结合下,达到创新实验室资源公平、分配合理,过程管理到位,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使用;最后严格按照产出成果进行对照考核.学校—学院—双创学院三级奖励机制激发创新实验室师生多出成果和出高水平成果,形成高效成果产出的良性循环,为高校计算机创新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以成果为导向计算机创新实验室准入授权视频监控实验室安全

    高校高性能计算平台低碳建设思考

    郑发沈琳东方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算力规模增长带来的高能耗及传统电能利用率指标在衡量高性能计算平台绿色低碳中无法准确刻画算力和能耗之间关系的问题,研究了高校高性能计算平台算力与能耗构成和主要低碳技术.在分析统计高校算力规模和电能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算力碳效概念来计算能耗与算力的关系;同时从绿色低碳技术、节能降碳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双碳背景下高校高性能计算平台发展建议.本文对高校高性能计算平台低碳建设具有一定指导与借鉴意义.

    高性能计算低碳建设绿色算力双碳

    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建设与管理

    马晓旻和思淼吴静高远瞩...
    213-21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300 kV冷冻电镜已成为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材料形貌及成分分析的有力工具.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是国内拥有该类设备最多的科研实验室,而且是国内首家集中化、自动化、可视化管理的冷冻电镜中心.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无高端冷冻电镜的历史空白.结合学校冷冻电镜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状况、开放共享管理系统及运行模式,从管理框架和开放共享等方面探讨了该中心的管理及运行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结构生物学领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冷冻电镜分级管理

    高校工程类大型科研设施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周薇彭涛薛鸿祥李俊...
    219-22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科研设施是高校建设一流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保障.针对高校中依托教学科研团队管理存在开放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设施特点的分阶段管理模式改革,将原分散于多位教授团队进行管理的船海学科大型科研设施集中在一个校级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管理和运行,建立了在线预约系统向全校各学科以及校外行业单位进行开放共享.校院协同制定设施改革过渡期保障性政策.实践表明:改革极大地提升了设施开放共享率,激发了全校各学科利用设施参与海洋领域研究的积极性;依托设施开展创新研究的比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多设施联动服务国家海洋领域重大装备研制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相关管理模式改革实践和探索对其他高校开展工程类大型科研设施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公共平台高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