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刘洪一

双月刊

1672-0318

xuebao@szpt.net

0755-26731127,26731129、26731385

518055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zhen Polytechni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机电与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哲学与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其中,机电与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栏目主要刊登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强调创新性,突出技术性及实用性。哲学与社会科学栏目主要刊登经济、管理、文、史、哲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既重视基础理论,又强调理论研究为决策和管理服务,突出应用性特色。教育教学栏目则主要报导教育教学领域,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该栏目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力图团结国内外教育理论专家和实际工作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本刊2002年6月创刊,现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英国《科学文摘》(INSPEC Data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文摘周报》等文摘类刊物、数据库收录转载期刊。2005年荣获首届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学报评比“十佳学报”。办刊宗旨: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与研究特点,从生产、服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强调创新性,突出技术性、实用性及应用性特色;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视发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我国教育研究与改革中的"两个缺失"

    王伟廉
    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研究与改革过程中,我们存在两个"缺失".第一个缺失是指在纵向上缺少实现"一竿子插到底"的一以贯之的推行策略,在横向上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条件上的配套措施.弥补第一个缺失,就需要研究者以"如何可能"的思维方式,把思想转变为一套应用理论或实际操作方法.第二个缺失,即横向配套改革的缺失,它既指教育领域自身的配套,也指教育以外相关领域的配套.教育自身的配套有"层级"要求,基本的"配套"要求是将需要配套的所有影响因素或制约条件都找出来.教育系统外部的配套,很大一部分都与整个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方式有关,涉及到非常普遍的教育与社会、与政府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需要从国家和全局的角度来研究和施策.

    教育研究教育改革"两个缺失"思维方式批判思维

    育人而非制器:杨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肖海涛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叔子是当代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题突出,见解精辟,涵盖教育本体论、教育目的论、教育方法论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教育思想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中国人;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整体;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学思行结合,根在实践,注重经典诵读、诗教先行等.杨叔子的教育思想汇入中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之中,其意义不仅在于从理论上丰富了教育理论体系特别是有关素质教育理论、人文教育理论,更在实践上针砭、纠偏教育上的一些"制器""错位"现象,推动了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使中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理论体系上的中国本土化创新.时至今日,中国正在进行教育强国建设,时代呼唤大批忠诚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中国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将届30周年,研究和弘扬杨叔子教育思想更有着特殊的意蕴.

    杨叔子教育思想育人而非制器本土化创新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缘起、挑战及应对

    刘承波陈阳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发展,高等学校向县域延伸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趋势.本文对高等学校县域办学兴起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高等学校县域办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战略要求,对高等学校县域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借鉴美、英、法等国家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对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体制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增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高等教育普及化区域布局县域办学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

    是什么影响了她们的学术志趣?——基于八位女性硕士研究生的深度访谈

    樊华强蒋娜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当前教育环境下女性硕士研究生学术志趣水平的内外在影响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 8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的女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重点考察了女性身份对她们学术志趣的影响.研究发现:外部考研动机、学术自信不足、导师的性别偏向、教育回报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同性学术榜样缺失这 5个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学术志趣是研究生坚持学术道路的内在动力,欲提升女性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志趣、鼓励更多女性走上科研道路,还需个人、高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术志趣女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环境

    "活教育"理论视野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创新

    陈惠军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教育"思想是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针对传统教育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现象提出的一种原创性教育理论体系,涵盖"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等内容."活教育"创造性地回答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性.以"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活劳育",需要回归育人原点,关照生活世界,突出实践体验.通过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发挥劳育课程和课程劳育的协同效应,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全面激发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动能,从而破解劳动教育功利化、课堂空心化、教学低效化等痼疾.

    活教育陈鹤琴生活教育高校劳动教育课程

    超越"异化魔咒":中国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制度探析

    屈西西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的"容器",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与样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大多是照搬西方制度的"舶来品",在本土情境中,由于我国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对西方"经验工具箱"的多种误用,导致出现"制度本体功能的窄化""向制度附加功能漂移"以及"向制度衍生功能泛化"等多种类型的异化现象.其内在机理是本土多元因素的矩阵作用,包括文化、资源的形塑、时空层面多制度的频繁嵌入以及教育发展规律的作用.为消解制度异化的不良影响,未来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应回归"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初衷,在重视"中国经验"的基础上辩证性地对国外优秀经验加以引进与应用.

    人才自主培养制度异化中国模式舶来品

    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化、课程认同与课程效能的实证研究

    曾亚纯刘世琦方锐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大学生实际面对的安全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化在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培育及安全行为模式的习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通过对 1024 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探讨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化对课程效能的影响机制,从注重课程内容建设、注重应用场景开发、注重考核评价创新、注重课程认同引领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身份学生对课程效能存在显著差异;(2)课堂设计、考核评价对课程效能影响显著;(3)课程认同在知识构建与课程效能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课堂设计、考核评价与课程效能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4)课程认同对课程效能影响显著.

    安全教育课程化课程认同课程效能

    数智时代数字出版专业"新双高"建设困境、路径与展望

    卞金金何颂华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政策为职业教育"新双高"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支持,数智时代传播领域高速发展对数字出版专业提出了更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当前数字出版专业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包括: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匹配错位,师资队伍数智素养建设亟需加强,数智教育资源配置效能梗阻,以及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引发伦理问题等.为此,研究提出数字出版专业"新双高"建设路径,即以数智产业发展为依据,强化多元职业发展意识;多维构建数字出版教师队伍数智素养;依托数智技术全方位赋能数字出版技术技能教学;"岗课赛证思创"六级联动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数智时代产业对新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从规范信息表达技能,符合受众"解码"预期;掌握行业技术标准,驱动精准实践教学;产教共生进化,探索深度融合进路三个角度展望了数智时代数字出版专业的"新双高"建设.

    数智时代数字出版"新双高"建设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本科教学范式构建研究

    柯佑祥张雅静
    64-7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教融汇是新时期国家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是科学研发与创新的基础性支撑.职业本科院校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学范式是影响科研与教育融合汇聚的重要因素.科教融汇的提出使职业本科教学范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获得了新的内涵,但当前实践中仍存在重视度不够、密切度不高、支撑度不足三大问题.为此,亟需从树立理念指引、强化立地式研发、组建教师队伍三方面入手,探寻职业本科教学范式构建的路径,为促进职业本科院校科教融汇提供路径支撑.

    科教融汇职业本科教学范式

    印度职业教育改革的现实动因、推进路径及经验审思——基于印度《国家教育政策2020》的分析

    李尚群周润姿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是推动印度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为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助推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复苏,推动职业教育生态系统重塑,印度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政策 2020》.其具体举措包括:落实《国家技能资格框架》,提高职业教育供给质量;拓宽教育类型和路径,扩大职业教育普及率;建立内外源协同机制,驱动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大幅培养技能型人才;助推职教高移实施进程,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印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借鉴主要体现为: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引领性作用;完善引进制度,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聚焦人才需求,实现"定制化"供需对接.

    印度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路径经验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