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糖尿病新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糖尿病新世界
糖尿病新世界

张艳

月刊

1672-4062

tnbxsj2010@163.com

010-85715291-608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37号复星国际1606

糖尿病新世界/Journal Diabetes New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

    陈丽燕赵海霞陈丽云林淑云...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2月—202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实施血液透析)和观察组(n=60,实施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肾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实施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血糖水平,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

    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炎症应激和肾功能的影响

    顾明芳
    157-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江阴市长泾医院内科收治的84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生活干预和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炎症应激指标、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炎症应激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空腹C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DN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应激状态,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肾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

    糖尿病肾病达格列净厄贝沙坦炎症应激肾功能

    探究多潘立酮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

    王玉晓邵长东王婷婷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潘立酮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6月栖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DG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单独治疗,联合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胃功能指标、胃排空率、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胃排空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DG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胃功能指标水平和胃排空率,且并未明显增加并发症风险.

    多潘立酮依帕司他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症状联合治疗

    益气养阴汤与温针灸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王继权
    165-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气养阴汤与温针灸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hathy,DP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DPN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依帕司他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益气养阴汤与温针灸治疗),各51例.比较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血糖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入益气养阴汤联合温针灸治疗DPN,可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控糖效果更佳且临床疗效显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养阴汤温针灸神经传导速度血糖水平

    黄芪葛根汤结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魏丽娟杨洪洪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葛根汤结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芪葛根汤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葛根汤结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

    黄芪葛根汤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针刺结合穴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张庆艳孙燕飞马丽
    172-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刺与穴位相结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沂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接受针刺与特定穴位相结合的疗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神经传导及反射功能,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针刺穴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及反射

    胰岛素混合液静脉滴注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张海董宁宁王建祥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混合液静脉滴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4年3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混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酸中毒指标、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乳酸及血清β-羟基丁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结合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混合胰岛素静脉滴注能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能改善酸中毒指标及肾功能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生理盐水胰岛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内脏脂肪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耿齐涓金勇君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变主要包括影响心脏和大脑的大血管病变,以及影响肾脏、视网膜和皮肤的微血管病变.体脂分布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体重指数是全身性的代谢指标,无法有效衡量腹部内脏脂肪和心包脂肪的堆积,而内脏脂肪过度积累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阐述了内脏脂肪积累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联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旨在为早期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

    肥胖内脏脂肪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评估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中的应用

    吕吴丹刘俊祥
    184-18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1型糖尿病的疾病特征为血糖波动性大,胰岛功能存在异质性,所以需要更精准地评估和管理.近年来,研究发现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中蕴含的血糖信息可以辅助评估患者的胰岛功能,因此本文针对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评估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中的应用作出综述.

    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C肽持续葡萄糖监测

    砷暴露和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兆明刘琪谭焕腾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砷及其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中或由人类活动而产生,呼吸吸入、皮肤接触、食物和水的摄入是人类砷暴露的主要途径.环境中低剂量砷暴露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砷暴露可能使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本文对环境中砷暴露和糖尿病发病相关性等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探讨砷暴露导致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的可能机制,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糖尿病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