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学研究
图书馆学研究

石丽珍

半月刊

1001-0424

tsgxyj@yahoo.com.cn

0431-85642935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

图书馆学研究/Journal Researches in Library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图书馆学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致力图书馆学、科技情报学、目录学、史料学、版本学、图书馆科学管理,干部培养,图书馆建设与设备、图书馆改革的研究,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内容分析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案例研究

    单轸陈雅
    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空间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相关问题对支撑智慧图书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1个图书馆建设智慧空间的案例展开编码分析.首先,梳理智慧空间建设成功的经验:以数据为中心感知用户需求、以智能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以空间再造改善管理方式.其次,挖掘智慧空间建设的障碍:图书馆主体领导力不强、空间布局不均衡、虚实空间融合联动不强、智慧空间体系不完整不充分.最后,提出智慧空间建设的优化路径:增强图书馆主体建设能力、以去中心化思想弥补鸿沟、优化虚实融合的技术迭代与服务呈现、围绕用户中心建设智慧空间.以期为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提供启示.

    智慧空间图书馆空间内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关联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司蒙蒙陈雅孙宁
    12-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识和研究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以京津冀(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为研究区域,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区域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关联关系,进一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空间发展的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配置差异性显著,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双核心-边缘式"空间关联关系;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互动关联频繁,整体网络密度值较高;区域北部尤其是北京市辐射力强,中部和南部地区城市易受到周边辐射影响;空间关联网络板块内部存在集聚效应,板块间存在要素传递路径;区域呈现"点-轴-群"空间发展模式.最终构建京津冀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发展模式.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关联网络空间发展模式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老年读者学习空间设计策略

    陈婧唐莉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方便老年人终身学习,图书馆老年读者学习空间的设计可借鉴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原则.环境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着眼于环境对个体行为和感知的影响,提供了理解学习环境设计的基础.文章从老年读者的环境知觉、空间认知和空间行为出发,总结图书馆老年读者学习空间设计原则,探析图书馆老年读者学习空间设计策略,包括空间格局建构、空间视觉感知、空间听觉场域、空间触感层次以及读者情感诉求5个方面,以期为老年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优化的学习环境.

    环境心理学老年读者学习空间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乡村公共阅读服务精准供给研究

    严贝妮于淑妹王露雅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如何满足乡村居民阅读需求,实现公共阅读服务精准供给已迫在眉睫.从经济学视角,构建政府、多元供给主体和读者三方演化博弈系统模型,探讨模型各因素对公共阅读精准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1)增加读者收益,提升社会收益,对多元供给主体进行负向激励有利于提高公共阅读精准供给;(2)适度的政府投入和正向激励有利于乡村公共阅读服务精准供给;(3)增加读者阅读成本不利于乡村公共阅读服务精准供给.最后指出乡村公共阅读服务精准供给的现存困境并提出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公共阅读服务精准供给演化博弈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空间场景建设——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龚蛟腾洪芳林
    42-5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学习中心是一种新型基层学习组织,而未来学习中心空间通过赋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式发展与创新性变革,彰显其业态创新价值.明晰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场景建构的价值路径、理念趋向、特色案例与实现框架,有助于以空间业态的重塑推动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实践.采用实地调研、演绎归纳与案例分析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方案,剖析香港教育大学图书馆"未来教室"的成功模式.大湾区高校图书馆高度重视以延展实境设计、技术嵌入空间、设备设施设计等环境营造举措赋能知识学习过程,形成了空间正义、灵活、分区、共同、包容、秩序、疗愈7大核心理念.高校图书馆应该从多元素养教育新情境、未来数字教育新空间和多维知识学习新场景维度构建未来学习中心空间服务框架.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建设教育赋权大湾区方案

    以资源为中心:数字记忆平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曾粤亮吕晓龙朱明珠
    5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记忆平台是数字时代再现和传播特定社群珍贵文化的重要渠道,而资源是数字记忆构建的基础要素,构建以资源为中心数字记忆平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平台建设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有助于发现资源建设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优化.首先,基于文献调研初步确定指标构成;其次,运用德尔菲法,由领域专家对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修正;再次,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测算,形成完整的数字记忆平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取典型的数字记忆平台"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数字记忆平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评估"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平台建设水平,验证其有效性和客观性;依据评价指标权重和实践现状,对我国数字记忆平台未来建设与资源优化提出建议.

    数字记忆数字记忆平台数字记忆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建构理路与运行逻辑

    程琳朱晓峰
    68-7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创新生态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因此,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引入信息生态理论,围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理论模型、特点及价值实现等维度,剖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建构理路,并从信息流转逻辑和主体协同逻辑两个层面揭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运行逻辑.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应用,弥合了服务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的鸿沟,为多元主体建立协同联动提供了契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环境,实现价值增值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创新.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理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

    古籍数字资源公益性利用的调查分析和推进策略研究

    丁凤李振延类沐艺袁勤俭...
    77-8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籍数字资源公益性利用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我国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要落脚点.文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扎根理论对国内专业人员展开调研分析,提炼出影响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公益性利用的8个关键要素——数据库资源、数字平台、工作人员、机构管理、用户、技术、资金和宏观环境,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外优秀案例展开调研分析,归纳出4个方面的借鉴价值——提供统一平台、丰富公众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和运用技术赋能.综合国内外调研结果,文章以中国情境下的关键要素为突破点,辅之国际经验,从政府、存藏机构、用户多元共建的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公益性利用的策略,以期聚合多方力量,为系统化提升我国古籍数字服务效能提供些许参考.

    古籍数字化公益性利用多元共建

    大学生图书馆求助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地方高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郭韫丽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大学生图书馆求助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为完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助力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有益参考.文章以一所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借助ROSTCM6、NVivo12和SPSS23.0等软件分析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用户的求助回避行为,得到大学生用户能力、大学生用户心理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3个核心影响因素,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图书馆求助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用户求助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最终从推广巡回参考咨询服务、优化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和细化馆员服务素养培训3个方面提出激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用户求助行为的建议.

    求助回避行为影响因素大学生高校图书馆

    动机和认知策略对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影响研究——基于510份问卷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宋甲丽冯艳茹程结晶
    9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个体内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文章在动机理论、认知理论等基础上,构建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基于510份调查问卷,分析时长投入、阅读内在动机、阅读外在动机、阅读策略、信息加工策略、自我效能感、元认知策略等前因变量的不同组合对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的影响组态.结果表明,提升型条件组态有两类:时长投入和阅读认知策略共同主导型、元认知策略主导型.抑制型条件组态则表现为阅读动机和认知策略的全面缺失.其中,促进和抑制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的组合呈不对称形态.研究结论在拓展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为政府、学校、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数字阅读素养青少年阅读动机认知策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