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滋病患者常见消化道感染的临床病理分析

    张丽高海丽马志圆王鹏...
    590-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几种常见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提高对艾滋病患者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更好应对艾滋病患者的消化道机会性感染.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19 年 1 月至2021 年 11 月艾滋病患者消化道内镜活检的病理学阳性标本 35 例,分别用HE染色、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寻找艾滋病患者消化道疾病的病因,查阅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关系.结果 艾滋病患者消化道 CMV阳性者 11 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纳差、腹痛、腹胀,CD4+T淋巴细胞低者(<200 个/μL),内镜及病理黏膜病变轻;阿米巴原虫感染阳性者 13 例,临床症状以发热、腹胀、腹泻为主,CD4+T 淋巴细胞低者,内镜及病理表现重;消化道 MAI感染者 2 例;结核杆菌感染 8 例,均位于下消化道;HSV感染 1 例,消化道黏膜呈现不同程度糜烂、溃疡、息肉、隆起.结论 晚期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力极度低下,出现的消化道机会性感染更加严重和复杂.提高对消化道机会性感染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提高病原学诊断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CMV阿米巴消化道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举坤张晓彤孙振灿王军...
    594-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居全球肿瘤死因第三位,总生存率低,治疗预后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上一半人口感染 H.pylori.H.pylori感染也是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发生的重要原因,PLGC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在病变早期阶段,延缓或逆转 PLGC则成为治疗和预防胃癌的关键.本文综述了 PLGC 的进展过程中根除 H.pylori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幽门螺杆菌胃癌前病变化学预防治疗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胡梦园李明谭诗云
    599-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证据指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或其组分是 GI-NEN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然而国内对两者间关系的研究尚少,具体机制更亟待探索,本文就两者关系的最新研究及可能存在的机制作一综述.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代谢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致残风险及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

    马燕春陈嘉屿
    603-606,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十年来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慢性、长期、反复发作及手术干预等因素引起肠道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存在致残风险,导致社会负担加重.本文旨在介绍炎症性肠病、肠道残疾相关概念,并对炎症性肠病患者残疾的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引起的疾病负担进行阐述,以期促进临床医师和患者对炎症性肠病致残风险的了解和重视,进一步积极诊治,预防或延缓肠道残疾的发生.

    炎症性肠病残疾疾病负担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潘隆毅王磊
    607-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息肉切除术后出血(post-polypectomy bleeding,PPB)是治疗性结肠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根据术后出血的时间,PPB 可以分为立即出血和迟发性出血,前者内镜医师通常可以在术中及时处理,一旦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迟发性出血,患者往往需要再次住院进行干预,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心理负担.本文重点介绍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识别迟发性出血的高危患者.同时做好患者围术期抗血栓药物的管理,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前做好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等措施,预防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结肠息肉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腺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韩冰琦王岚
    614-617,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肠道菌群失衡被证实参与了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探索参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菌并研究发病机制,通过补充益生菌的方法调节肠道菌群从而达到治疗乃至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是目前研究的策略.本文就结直肠腺瘤与肠道菌群的相关发生机制和益生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肠道菌群结直肠腺瘤益生菌

    Th17和Treg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慧张佳庆赵娜彭雪莹...
    618-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疾病,酒精、药物、毒素等为其诱导因素,至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上尚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主.由于其免疫特性,T 细胞作为免疫应答反应的主要细胞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 AIH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 Th17 与 Treg细胞在 AIH 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自身免疫反应出发,阐明 Th17 和 Treg 细胞除了其自身单独作用之外,在数量和功能方面还会互相影响,并且IL-17、IL-6、RORγt、FoxP3 等相关细胞因子也可以通过影响 Th17 细胞和/或 Treg细胞水平进而影响 AIH的发生发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Th17细胞Treg细胞IL-17炎症

    肝胆损伤后胆管反应的调控机制及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柏承志官敏汤善宏
    623-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管反应存在于多种肝胆损伤疾病中,并在其预后与疾病进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胆管反应的发生与调控机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胆管反应的临床意义并挖掘更多的治疗靶点.此外,胆管反应相关标志物在预测疾病预后与进展方面也具备一定作用,但目前对此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在胆管反应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当前对胆管反应相关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胆管反应肝祖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生物标记

    SpyGlass临床应用的现状

    唐娟傅燕范玲倪静...
    628-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胆道镜技术发展迅速,单人操作的胆道镜系统 SpyGlass借助其细小、操作简单、能够直观且清晰地观察胆胰管等优势逐渐应用于临床.对于一些使用传统方法诊治困难的胆胰管疾病,SpyGlass 内镜直视系统相较于传统方法在这些疾病的诊治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它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胆管及胰管,同时也能够在管腔中做一些治疗性的操作及取样,从而提高胆胰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本文总结了 SpyGlass在胆胰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表明 SpyGlass对胆胰管疾病的诊治有显著价值,参考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可以将其拓展使用至其他疾病的诊治中去.随着技术愈加成熟,SpyGlass必将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应用.

    SpyGlass困难性胆管结石不明原因胆道狭窄胰腺疾病综述

    新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筛查

    刘茗杏操寄望
    63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具有高度恶性,而在新发糖尿病人群中进行胰腺癌筛查有望降低散发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就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双向因果机制、早期发现胰腺癌的策略以及筛查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新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筛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胰腺癌糖尿病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