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临床症状与抑郁焦虑关系

    许愿李明谭诗云
    1064-1067,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群中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约占 40%,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腹饱、嗳气、便秘,无法用器质性损伤或是生化异常解释,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过去 20 年国内外前沿研究揭示了心理精神因素与 FGIDs 的相关性,提出"脑-肠轴"为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心理因素与 FGIDs 是因果关系还是附带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究竟是脑-肠(心理困扰先于消化道症状)或是肠-脑(消化道症状首先开始)通路.本综述根据国内外研究,总结心理精神因素与 FGIDs的联系.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预测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相关风险因子研究进展

    陈洁张红杰焦春花张悦...
    1068-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直肠,但有近端进展甚至累及全结肠的趋势.15%~20%的 UC 患者在其疾病进程中因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cute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ASUC)住院治疗,治疗困难,往往需要运用生物制剂、全结肠切除术等,严重增加了不良预后.故而临床上对于预测 ASUC 的发生发展有潜在的客观需求.本文对能够预测 ASUC发生及发展的相关风险因子进行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进展预测因子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具核梭杆菌相关性研究进展

    闫琪黄应龙
    1073-1077,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影响着大众的健康.锯齿状途径是 CRC 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 CRC的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锯齿状病变因 2010 年前缺乏统一病理诊断标准、内镜下易忽视、易与无恶变可能的息肉混淆等,检出率较低.但其易进展为具有 BRAF突变、CpG岛甲基化表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右半结肠癌,且检出时多处于晚期,患者预后不佳,成为近期研究热点.近年来微生物诱发 CRC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据报道具核梭杆菌是促进 CRC 的重要微生物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通过炎症通路促进锯齿状病变的进展.研究具核梭杆菌在炎症信号通路中对锯齿状病变的影响,可为疾病指导预后和治疗决策.

    锯齿状病变具核梭杆菌炎症通路及相关基因

    振动胶囊:一种慢性便秘的创新型非药物治疗方法

    张梦袁浩郑亚王玉平...
    1078-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且在国内外均有较高患病率.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手术和生物反馈疗法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但治疗结果往往不理想,在临床实践中极具挑战性.振动胶囊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振动功能的胶囊,其可通过对肠壁的刺激促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或治疗慢性便秘.该胶囊相对于药物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不良反应更小.但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时间较短,仍需在制造技术和临床试验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分类及发病机制、振动胶囊的研究历程及疗效作一综述.

    振动胶囊慢性便秘消化道疾病发病机制完全自主排便

    脂质代谢紊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概述

    谭明张慧任吉华程胜桃...
    1082-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组因肝细胞内脂质过度积聚引起的肝脏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由于 NAFL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全球范围内尚无针对 NAFLD 的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因此,阐明 NAFLD发生的分子机制,揭示脂质代谢在 NAFLD 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有利于开发新的 NAFLD 治疗靶点.因此,本文对脂质代谢紊乱与 NAFLD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试图为解析 NAFLD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

    肠菌代谢产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庆菁汪余勤沈峰
    1087-1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内脂质积累大于肝重量 5%为典型特征的肝脏代谢性疾病.可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NAFLD 常与超重/肥胖、2 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异常与代谢性疾病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产生的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与 NAFLD发病及进展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肠源性代谢产物被鉴定,如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吲哚-3-丙酸、胆碱及其代谢物、内源性乙醇、咪唑丙酸、内毒素等.它们在肝脏脂肪累积、炎症损伤和氧化应激、纤维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阻断这些环节也可能是具有临床价值的潜在治疗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代谢物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赵娅芳杨晋辉郑梦瑶杨黎宏...
    1092-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和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两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个体患病率,二者合并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MAFLD 与 T2DM 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肝脏相关并发症及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病.本文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方面介绍了 MAFLD与 T2DM 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存在强烈的双向关系,MAFLD 是 T2DM 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这种风险随着肝脏脂肪沉积的增加而增加,同时,T2DM 也可促进 MAFLD的发生发展.因此,在防治 MAFLD 的同时,也要重视 T2DM 的管理,以期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顾春慧刘晨杨悦
    1099-1101,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可以起源于最初的腺瘤性息肉,随后息肉经历腺瘤-癌的转变序列.而息肉切除术可以中断这一序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既往各种研究指出结肠镜检查时的腺瘤相关特征与复发密切相关.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等是腺瘤复发的已知危险因素,本文对复发性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作一概述.

    息肉切除术复发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相关离子与肝性脑病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田梦武国兵刘敏郑亚...
    1102-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预后较差.目前已知氨在肝性脑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血钠离子、氯离子、锌离子、镁离子也被发现与肝性脑病发病相关;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对相关离子与肝性脑病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肝性脑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血氨相关离子肝性脑病致病机制

    乳酸与免疫的调节关系及其在肝衰竭诊疗中的价值

    林镛颜耿杰张衎舒发明...
    1107-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属内科危急重症之一,免疫反应在肝衰竭发病过程占据主导作用.一直以来,乳酸作为肝衰竭的治疗和预测靶点未引起足够多的重视.自"组蛋白乳酸化"概念出现以来,乳酸在免疫反应和免疫逃逸上体现出巨大的前景.所以,靶向乳酸可能是解决肝衰竭免疫紊乱和能量代谢失常的可靠媒介.本文从乳酸与免疫反应的关系出发,阐述乳酸代谢及其化合物与免疫调节的串扰关系及其在肝衰竭诊疗中的意义,以期为肝衰竭的认识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肝衰竭乳酸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