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梦凡陈善为
    121-12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学生以任务驱动进行合作探究的动态学习方法.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模糊、内容抽象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项目式学习与小学习作教学的关联性,提出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重构习作教学的实施路径.项目式学习能够改变传统习作教学模式并优化习作过程中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习作教学习作创新实施路径

    小学心育工作者角色定位及工作路径探析——家校融合视域下小学心育工作的推进

    徐红梅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且复杂,心育工作者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施者、建设者、开拓者,承担着重要职责.同时,他们也是各种关系的桥梁,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重点探讨心育工作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定位及工作路径,以期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小学心育工作角色定位工作重心心理健康

    亲情类散文教学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为例

    赵艳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天的怀念》作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饱含深厚情感的亲情类散文,以其细腻的情感和蕴含的人文精神,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秋天的怀念》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适用于此类文本的教学策略,以及亲情类散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此启发教师优化亲情类散文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亲情类散文《秋天的怀念》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UbD理论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

    李嘉宁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UbD理论作为一种逆向单元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目标与评价,追求学生中心、理解为先和评价先行,其特点与新闻单元的教学要求相契合.应用UbD理论对新闻单元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有利于解决当前新闻单元教学困境,发挥新闻单元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预设学习结果,明确评估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UbD理论初中语文新闻单元逆向教学设计

    "去中心化"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堂的运用探究

    王雯雯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为落实上述要求,教师应改变以往主导课堂的做法,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借鉴运用"去中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努力做到"学—思—用—创"贯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能力.本文以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目标,以"去中心化"为指导,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复习课为例,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由学生主导课程、借助多模态学习资源等方式,实证研究和检验"去中心化"教学方式在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方面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努力为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去中心化"教学方式初中英语单元复习

    新媒体时代初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施策略探究

    许洪光陆萱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促进了教学的革新和进步.在初中教育阶段,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其特有的艺术性质对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尤为关键.面对传统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信息教学的多媒体特性和资源共享的便捷性能够突破这一局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文旨在探索初中美术教学中信息化应用的有效策略,以促进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教学分析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李峰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历史悠久,其内涵丰富且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求愈发迫切.为实现"读写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提出深化文本解读、构建写作图式、拓展课外阅读视野、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和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基于"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的教学研究——以《说"木叶"》为例

    孙文昊刘海燕
    146-14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为核心内容的"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它将文本阅读分成三个层次,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阅读文本.本文在概述"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含义及价值的基础上,以《说"木叶"》的阅读教学为例,促进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及专业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说"木叶"》

    新时代美育浸润行动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遵循——以长三角地区学校书法教育为例

    张梓涵仲彦鹏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书法教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美育浸润的指导思想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长三角地区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有发展美育的天然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这就需要对书法教学的形式加以创新,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切实推进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

    美育中小学书法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

    刘孟迁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一种教育模式,直接关系到"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以家校共育体系的行动者网络框架为切入点,对家校共育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育人理念偏差、共育意识淡薄、沟通机制低效,以及权责边界模糊等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摒弃不良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方面拓宽沟通渠道,优化沟通内容与形式;明确双方权责边界,避免缺位越位错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教育合力作用等优化路径.

    "双减"政策家校共育行动者网络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