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流工程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流工程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张学明

月刊

1674-4993

whsczz@126.com

027-82619220

430019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特1号同安大厦3F

物流工程与管理/Journal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我刊为中国创办最早、最富盛名的物流期刊,属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我国仓储养护行业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跨境物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以华贸物流为例

    汪美兰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华贸物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18-2022 年年度财务报告,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分别从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控制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物流服务品质;注重细分市场物流需求差异化等相关建议。

    华贸物流哈佛分析框架跨境物流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物流企业综合分析——以D公司为例

    金慧珍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电子商务的繁荣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物流业作为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机遇与挑战。文中将选取我国物流行业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的企业——D公司为例,结合哈佛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以战略分析为首,随后展开会计和财务角度的分析。最后通过分析现今物流行业环境对D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做出预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其在竞争激烈的物流行业中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

    哈佛分析框架D公司财务分析战略分析

    测算和分析杭州湾核心城市群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范振伟刘华琼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杭州湾地区目前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地区之一。物流效率的高低也同样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基于此,文中以杭州湾地区为例,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对 2015-2021 年杭州湾地区核心城市群7 个重点城市的物流效率进行分析,另外,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物流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杭州湾物流发展整体存在不平衡现象;TFP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资源利用水平均对杭州湾地区的物流效率提升有显著作用。最后,根据地区特点和影响因素给出提升物流效率的相关建议。

    物流效率杭州湾超效率SBM模型驱动因素

    新型物流配送站在二线城市中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罗怡吴杰
    98-10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新零售的快速发展,传统物流配送体系逐渐被实时物流系统取代,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物流配送站成为实现高效配送的关键环节。文中以新型物流配送站为研究对象,使用空间分析法探讨了新型物流配送站在二线城市中的区位分布演化规律,并运用条件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对新型物流配送站在二线城市中的区位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现阶段二线城市新型物流配送站主要以"点—轴"空间分布和"点—轴—面"空间分布为基本格局,同时,二线城市新型物流配送站对生产成本的变化不敏感,道路网密度导致的经营成本变化对于现代流通服务业而言影响较小。

    新型物流配送站二线城市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数字技术对物流贸易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吕建阳
    101-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从生产环节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制造业不同生产阶段应用数字技术对物流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制造业投入数字技术位置对物流贸易成本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特征,制造业中游环节投入数字技术更有利于产业物流贸易成本降低。二是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制造业中游环节投入数字技术资源对物流贸易成本的降低作用将会愈发明显;相较于低物流贸易成本国家,高物流贸易成本将数字技术投入到制造业生产中游环节可使数字技术应用对物流贸易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大化。以上结论对我国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数字技术制造业物流贸易成本

    OBE理念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以《物流系统仿真》为例

    赵娆赵霞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产出为导向"的OBE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均强调学习主体的唯一性。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是当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增加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难度。目标达成度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OBE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依据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设定知识、能力、素质三级课程目标,构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目标达成度评价法对《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清晰课程目标达成度和学生个人目标达成度,以期促进教学质量改革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实现动态教学改革路径。

    OBE目标达成度混合式教学物流系统仿真

    供需对接背景下虚拟实践课程改革探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

    曹昱亮吴慧姣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化供需对接的背景下,利用教育数字化的技术赋能搭建平台开展虚拟实践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文中基于《供应链管理》虚拟实践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国际商学院的认证标准——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对该课程创新性地建立依托数字化的科学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并提出未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结合实践探索,以期助力高校加快教学改革,借助数字化技术积极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供需对接教育数字化虚拟实践课程学习质量保障体系供应链管理

    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两业融合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探究

    穆标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制造2025"拉开智能制造大幕,带来新的智能化机遇,也给诸多行业特别是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两业融合势在必行,这要求高校必须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角度入手,调整培养策略。文中分析了两业融合的背景与发展趋势,探讨了两业融合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并提出了两业融合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对策,具体方案包括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综合培养平台,以期培养更多具有智能制造背景的智慧物流管理人才。

    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OBE理念的"项目管理"课程全过程、多方法教学创新设计——以武汉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为例

    孟芳邓超张绪美李伟...
    116-11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管理"课程是武汉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懂项目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需求而设立的。为了实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沟通能力、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武汉科技大学教学团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在教学"全过程"切入创新手段并同步完成课程思政任务。在主体教学环节采用"多方法"融入式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探索出一条面向"新工科+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OBE理念"物流工程专业教学创新翻转课堂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

    杨慧芳段勃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综合质量,文中从工匠精神的融入角度展开分析,围绕着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的现实困境以及重要性,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主要体现以及融入策略,强调把握教学的渗透点,进一步营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以及考评体系,提供具备开放性的对外实践,由此来提升工匠精神的渗透力度,也可以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