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肖彦君

双月刊

1672-7533

dtqg@rails.cn;bjdtqg@126.com

010-51893693 51849570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主楼610B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Journal Modern Urban Transit
查看更多>>本刊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服务。面对中央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等,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城轨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和装备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轨道交通数字化规划研究——片区用地分析与车站设计

    李岩辉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站城一体化、交通设施紧密衔接、车站出入口与用地高效融合、片区开发效益提升的目标,文章在阐述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片区耦合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分析及片区道路网络功能分析,指导轨道交通车站设置、片区开发、交通一体化衔接布局的研究思路;然后以厦门市为例,应用数据分析方法及空间模型,开展基于多源数据的车站功能分析、片区道路网络功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数字化分析方法可为轨道交通线站位选择、客流模型校核及片区交通一体化衔接布局提供量化依据,有助于提升轨道交通车站的服务水平、促进片区的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开发.

    轨道交通规划数字化片区用地分析车站功能站城融合交通接驳

    以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徐志焕葛会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土地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应注重城市空间拓展及结构优化.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能够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沿线的土地利用开发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如何在强调沿线土地高强度开发、协调开发主体复杂性、强化历史文化等特色价值挖掘与利用等理念及特征的同时引导城市更新,文章以宁波市为例,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开展案例研究,在分析其以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的实施策略及瓶颈的基础上,从开发主体、开发模式、资金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将轨道引领城市发展落到实处,助力城市更新,改善城市面貌,并为其他城市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城市更新策略宁波市

    隧道内长大坡道区段刚性接触网短电分相设计方案

    钟源赖馨李明善马骏...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刚性接触网锚段关节仅有 8~12 m,可大幅缩短关节式电分相长度,为解决丽香铁路3处隧道内长大坡道的电分相设计难题,文章通过借鉴柔性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设计方案,重点考虑绝缘锚段关节绝缘间隙、锚段热胀冷缩等因素,修正刚性悬挂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段和无电区长度,并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提出刚性接触网短分相设计方案,将电分相长度缩短至23 m,并通过弓网系统动态仿真验证其弓网动态特性可满足速度 160 km/h要求.方案实施后,线路动态检测达速 160 km/h,刚性接触网短电分段处无明显燃弧现象,各项动态指标满足标准要求.该方案的成功应用对速度120 km/h以上复杂工况线路的接触网电分相设计有重要借鉴意义.

    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锚段关节电分相中性段

    基于数字底座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系统架构设计与应用

    姜臻祺韩玉雄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车站机电系统各专业的新型智能系统各自为政、分立建设导致的成本高起、架构复杂和新烟囱式系统演变风险,基于数字底座技术开展车站机电系统总体架构研究,提出架构扁平化、设备模型化和业务协同化的设计理念,指出车站机电系统可按车站数字化运行系统和车站机电设备 2级架构重塑,并据此给出车站数字底座及其业务应用系统的深化设计方案和车站机电设备的接入方案,为车站机电系统各专业设计提供统一的技术框架.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新架构的车站数字底座综合承载ISCS、FAS、BAS等传统机电系统和智能运维等新型智能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连通和融合应用,其功能和性能满足行业规范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系统数字化转型车站数字底座

    160 km/h市域快线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王平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架空刚性接触网作为传输列车牵引电能的载体及受电弓滑动取电的机械滑道,是市域快线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向列车传输电能,文章以国内第一条采用架空刚性接触网授流、速度高达160 km/h的全地下市域快线——广州地铁18号线为例,在分析其架空刚性接触网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等技术手段对架空刚性接触网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研究,确定悬挂方式、导高、标准跨距、锚段长度、拉出值布置方案,以及分段绝缘器、膨胀元件及弹性线夹等关键设备的选型要求,并通过仿真及工程实例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市域快线160km/h架空刚性接触网设计方案

    轨道障碍物检测应用及展望

    宋宇吴宽张克林刘宁...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和交通网络不断扩张,确保铁路和地铁轨道上的障碍物及时检测和移除,对于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研究当前先进的轨道障碍物检测技术,特别关注基于深度学习应用,探讨该领域未来的潜在进展.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显著成功,能够有效识别和分类复杂图像数据,因此在轨道障碍物检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技术前景,阐明未来轨道障碍物探测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背景建模与三维点云分割的方法以尝试解决现有主流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希望通过这一综合方法,提高轨道障碍物检测系统的性能,增强轨道交通安全性,为乘客提供更加可靠的出行体验.

    轨道交通障碍物检测点云建模交互式分割应用展望

    橡胶支座应用于地铁车站结构减震设计方法研究

    李洋张梓鸿杜贺港麻全周...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考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橡胶支座相关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基于地下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点,提出1套橡胶支座应用于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同时,以某实际两层两跨地铁车站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土-结构非线性全时程动力分析模型,橡胶支座采用精细化实体建模.基于该模型对有、无橡胶支座工况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柱子布设橡胶支座后其损伤程度、层间位移与内力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橡胶支座布设于中柱端部后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从而验证所提出的橡胶支座应用于地铁车站结构减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地铁车站结构橡胶支座柱子减震

    基于以太网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安全脆弱性定性分析

    张军贤齐玉玲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网络因其高速、可靠的传输特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一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脆弱性也随之凸显,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构成潜在威胁.文章首先概述基于以太网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如未授权访问、数据篡改、服务拒绝攻击等;其次,通过定性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脆弱性的成因及其可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包括加强网络接入控制、数据加密、异常检测与响应等策略,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的安全性;最后,总结基于以太网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在安全性方面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综合安全措施的重要性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以太网TCP/IP协议栈

    系统外部短路条件下机车车辆适应性试验研究

    姜保林李大伟杨铎张士奎...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铁路高速发展,但对于车辆系统外部短路时车网之间的暂态过程尚未开展相关研究,系统短路阻抗特征尚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以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试验线为基础,建立环行试验线接触网对地短路的数学模型,研究短路点距离对接触网短路电流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基于DDRTS仿真平台的接触网短路试验半实物仿真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检验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单元参数设置和动作逻辑的正确性.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试验线开展关于系统外部短路条件下机车车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接触网短路瞬间大电流不流经列车,接触网短路电流不会对列车造成不利影响.

    高速铁路接触网短路牵引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中国铁道试验中心

    地铁车站基坑险情处理与反思

    周运斌杜立兵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出现险情时须及时采取适宜的处置措施,文章以某地铁车站的基坑险情处置过程为例,详细记录基坑施工过程中钢支撑断裂、地连墙开裂险情的发生原因和过程,以及后续抢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设计阶段地质资料输入、围护结构计算、钢支撑节点连接设计不足,施工阶段未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施工材料制作和检验不完善,基坑监测预警不及时是险情出现的主要原因.险情发生后及时采用素混凝土封底、增设钢支撑等手段,有效处置基坑险情.文章关于基坑险情的分析和处置经验可以对相关工程设计、施工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铁车站基坑支撑险情处理